月赋
辞赋。作者佚名。唐人诗文集未载。见敦煌遗书P2555号。该赋以三、五、七言句式,生动描述“阴之精,月之体,初出海中净如洗”的幽美月光,以及“光浮万里”、“影入千家”的美妙境界。然而,每当诗人置身新秋之夜,睹此光辉,不禁发出“自怜遘疾独歌卧,耳闻寒蝉心欲破”的喟叹,进一步抒写“岁时总向愁中抛,风月偷从病中过”;“所恨不如台上月,徘徊常能到卿前”的忧郁情怀。整理本见《敦煌赋集校理》(《文学遗产增刊》第十八辑,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辞赋。作者佚名。唐人诗文集未载。见敦煌遗书P2555号。该赋以三、五、七言句式,生动描述“阴之精,月之体,初出海中净如洗”的幽美月光,以及“光浮万里”、“影入千家”的美妙境界。然而,每当诗人置身新秋之夜,睹此光辉,不禁发出“自怜遘疾独歌卧,耳闻寒蝉心欲破”的喟叹,进一步抒写“岁时总向愁中抛,风月偷从病中过”;“所恨不如台上月,徘徊常能到卿前”的忧郁情怀。整理本见《敦煌赋集校理》(《文学遗产增刊》第十八辑,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即信陵君。陈羽《将归旧山留别》:“信陵死后无公子,徒向夷门学抱关。”
指中唐诗人李绅、李德裕、元稹。《旧唐书·李绅传》云,李绅“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情意相善。”
李永祥注释、徐北文评析。济南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本书共选录了唐代108位诗人的490首诗作,按五古、七古、五律(含五排)、七律、五绝、七绝分为六编,每体之首篇(除五古外),均在评析之先介绍该体诗
清刘邦彦重订。邦彦,约清康熙年间人。《唐诗归折衷》,四卷。刘氏在钟惺、谭元春原选、唐汝询原批《唐诗归》的基础上重加选录校订,以成此书。录存唐人107家诗305首,诗下既保留钟、谭两家评语,又附录唐氏、
【介绍】:宋之问作。吴松江,即吴淞江,流经今江苏南部及上海西部。此篇虽名曰怀古,但只有“叹息为吴君”、“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三句与题旨相关,且感兴不深,无洞烛千古之慨,倒是前面的写景文字既体察入微
晋王濬曾夜梦三刀悬于屋梁,须臾又益一刀。梦兆暗示将出守益州。后果迁为益州刺史。见《晋书·王濬传》。后以“三刀”喻指益州,以“三刀梦”喻官职升迁。李德裕《题剑门》:“想是三刀梦,森然在目前。”李商隐《街
指咏雪的意兴。钱起《省中对雪寄元判官拾遗昆季》:“今朝谢家兴,几处郢歌传。”参见“谢家拟絮”。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后梁开平元年(907)官中书舍人。三年(909),奉诏与太常卿李燕、御史萧顷等删定律令格式。贞明中,为御史司宪,预修《太祖实录》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六首
洙、泗,山东省内二条河,流经曲阜。春秋时为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授业。后以“洙泗”为儒家的代称。司空曙《送菊潭王明府》:“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
文集。唐杜元志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杜元志集》十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