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①冯至编选,浦江清、吴天五合注。作家出版社1956年12月初版,11.2万字。本书共选杜诗264首,按照原诗作的时间、地点编为八卷。第一卷是安史之乱以前的诗;第二卷是战乱期间的作品;第三卷是杜甫秦州及入蜀途中所作;第四、第五、第六卷是杜甫在成都、往来梓州、阆州及回居成都时期所作,第七、第八两卷是杜甫居夔州、出峡、流寓荆、湘时期的诗。诗的编年基本据前人所排定,各诗附有简要的注释,包括释题、释词、释句。没有作整段疏解,没有总释全篇大意,留待读者去思考、领会。书前有冯至所撰“前言”、“例言”。本书为建国后最普及最受读者欢迎的杜诗选注本之一。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重印。②潭江居士编注。该书序言中,概括论述了唐代“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杜甫家世,生平思想与诗歌创作,特别通过与李白王维高适岑参等盛唐重要诗人的比较,指出他们的主要作品多在“安史之乱”前,之后即进入末期,独有杜甫与之相反,杜诗反映的正是从繁荣到衰落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此书只选杜诗51首,有题解、注释、语译,简介写作背景,注释词语,串解句意,译诗为文,极便览读。1957年香港世界出版社出版。③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共选杜诗204首,诗题下有说明,介绍写作年代、地点,及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诗后有注释,对词语典故作注释或考证。简明扼要,论析中肯,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杜诗选本之一。其书为集体编注,著名学者冯沅君、陆侃如、萧涤非、关德栋都参加了编写,由殷孟伦、袁世硕、董治安最后定稿。此书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1980年出版。④李惟建译,汉英对照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出版。全书选取杜甫有代表性的诗作40首加以英译。书前有英文前言,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成就。⑤梁鉴江选注。原由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为刘逸生主编《中国历代诗人选集》之一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重印。本书选取杜诗名作110篇,每篇都有题解、句译、注释和简析。一些难字还标有普通话和广州话的读音。前言中扼要介绍了杜甫的地位、生平和诗歌的艺术特点。

猜你喜欢

  • 散关晨度

    【介绍】:王勃作。散关,关名,又名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诗是高宗总章二年(669)作者入蜀途经散关时所作。全诗围绕散关铺叙,从清晨开关,写到关上的路,来往过关的人,关口的险要形势,以及策马过关的

  • 处真

    【介绍】:唐末禅僧。嗣曹山本寂。后驻锡襄州鹿门山华严院。《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偈1首。

  • 存殁口号二首

    【介绍】: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作。存殁,每首诗所咏人物,一生一死。口号,随口吟出。第一首,咏席谦、毕耀。原注:“道士席谦,吴人,善弹棋。毕耀善为小诗。”席存毕殁,各以其善长为咏。第二首,咏郑

  • 题武关

    【介绍】:杜牧开成四年(839)由宣州入京经武关时作。武关,在今陕西商南县西北。战国时楚怀王听信郑袖谗言疏远屈原,以至为秦王欺骗而入武关,秦绝其后,以求割地,最后怀王竟死于秦。此诗即咏其事。诗人感慨说

  • 麦秀

    《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周武王灭殷以后,殷的大臣箕子到周朝去朝见。经过殷都旧址,感叹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乃作《麦秀》之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后用“麦秀”表示对国破家亡

  • 田园作

    【介绍】:孟浩然作。一作《田家作》。作于早年隐居乡里期间。诗写作者远离尘嚣、恬静朴素、高士为邻的田园生活,及书剑无成、空老家园的感怀,表现了其渴望仕途进取与保持独立人格的内心矛盾冲突,抒发了他胸怀大志

  • 琅玡台

    古台名。在今山东胶南市琅玡镇夏河城东南。据《越绝书》载:“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玡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水经注·潍水》又记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巡游天下,登上此台,眺望东海,并刻石树碑,

  • 玉燕

    相传汉武帝时有神女赠玉钗给武帝,武帝以赐赵倢伃。至昭帝时此钗化为白燕而飞,后宫中仿其制作玉燕钗。见旧题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后因以“玉燕”咏宫嫔或女子死亡。许浑《懿安皇太后挽歌词》:“未信金蚕老,

  • 梅绕庄笺注唐诗七言律

    清赵臣瑗撰。见《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 绵竹颂

    汉代扬雄曾作《绵竹颂》,直宿郎杨庄在汉成帝面前朗诵此文,成帝十分欣赏,遂召见扬雄,拜为黄门侍郎。后用“绵竹颂”喻指举荐人才。李商隐《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几时绵竹颂,拟荐子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