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高适作。见《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介绍】:李白作。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天宝三载(744)裴图南欲归嵩山,李白在长安青绮门为他送行,这是归别时的送行诗。第一首写送行时宴别的情景,李白告诉裴图南,朝政龌龊,国运日衰,他不久也行将归隐
倾倒一筐一筐的土累积成山。比喻持之以恒终能成功。语本《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李颀《别梁锽》:“莫言贫贱长可欺,覆篑成山当有时。”
神话传说天河与海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海上,有人乘之而去,见到了牛郎织女。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一〇。后因以“泛槎”为乘木筏登天的典故。亦用为咏仙迹或泛舟之典。李峤《同赋山居七夕》:“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
【介绍】:唐代诗人。字从一。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一说袁州(治今江西宜春)人,误。排行二。约生于开元前期。天宝七载(748)进士及第。授秘书正字。至德、乾元中,为鄱阳令。约上元元年(760)徙江阴令
秦李斯为小吏时,见厕中之鼠吃不洁之物,遇人犬则惊恐而去;又见粮仓中的老鼠则食积粟,无人犬之惊忧,于是感悟出人的贤与不肖在所处的位置,于是向荀卿学帝王之术。见《史记·李斯列传》。后因以“仓中鼠”谓谋求功
①《玉台新咏·〈古绝句〉之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藁砧”为妇女称丈夫的隐语;山字重复相加为“出”;大刀刃端有刀环,环谐音“还”;破镜为半月形状,意指半月之期。全诗犹
【生卒】:?~898【介绍】:俗姓黄,字子薰,一字涅槃,福州(今属福建)人。初为狱卒,后弃家为僧。王审知迎住泉州崇福院,赐号慧日禅师。《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存其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偈
深知;通晓。萧妃《夜梦》:“极知意气薄,不著去时衣。”
《史记·孔子世家》:“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后用为自伤困顿之典。杜甫《积草岭》:“旅泊吾道穷,衰年岁时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