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白帝城最高楼

白帝城最高楼

【介绍】:

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作。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瞿塘峡白帝山上。最高楼,白帝城上最高处之楼。此诗写登楼望远所见景象及触发的危乱之感。首联写城楼高危之势,中二联写望中所见眼前近景及想象中的远景。其中“扶桑”二句,写江流西来东去,境界阔远,气象雄浑,衬托出了诗人登高临深之心情。末联发抒对危乱时局的感叹。这是一首拗体七律,适合于写奇险之景和表达心中勃郁不平之气。王嗣奭曰:“此诗真惊人语,总是以忧世苦心发之,以自消其垒块者。”(《杜臆》卷七)浦起龙曰:“胸含元气,眼穷大荒。如此诗才配得题中‘最高’二字。”(《读杜心解》卷四之二)

猜你喜欢

  • 越王

    指越王勾践。王铤《登越王楼见乔公诗偶题》:“越王空置千年迹,丞相兼扬万古名。”

  • 泣麟

    据《公羊传》载,鲁哀公十四年,狩猎时捕获麒麟,孔子认为麒麟为仁兽,王道大兴时才出现,现在正值乱世,因此孔子哭泣着说:“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后因以“泣麒”用为哀叹世道衰败、志向难以施展之典。卢纶《同兵

  • 左难当

    【介绍】:见左匡政。

  • 暧昧

    模糊,昏暗。李端《慈恩寺怀旧》:“彼苍何暧昧,薄劣翻居后。”

  • 丈八蛇矛

    《晋书·刘曜载记》:“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后因以“丈八蛇矛”指勇士所执的武器。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之二:“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 鸡鸣

    ①犹闻鸡起舞。晋祖逖和刘琨处晋室卑弱、天下混乱之时,有发愤图强、匡辅国家之志,每闻夜半鸡鸣,必起身习武。见《晋书·祖逖传》。后或以“鸡鸣”谓志士身处乱世而能及时奋发。高适《避地司空原言怀》:“刘琨与祖

  • 夕晲

    晚霞。郭正一《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转扇承宵月,扬旌照夕蜺。”

  • 雁门太守

    梁简文帝时有《雁门太守行》乐府诗歌咏边将征战之事。后遂以“雁门太守”为咏边将的典故。钱起《送崔校书从军》:“雁门太守能爱贤,麟阁书生亦投笔。”

  • 火树银花

    形容灿烂的灯火或焰火。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脱略

    ①自由自在貌。杜甫《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冥冥任所往,脱略谁能驯?”②轻慢;超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③轻视;看不起。杜甫《壮游》:“脱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