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百岁诗

百岁诗

诗歌。唐释悟真撰。敦煌遗书存三种抄本:(1)S930残卷,卷端“诗序”云:“河西都僧统赐紫沙门悟真,年逾七十,风疾相兼,动静往来,半身不遂,思忆一生所作,有为实事”;“自责身心,裁诗十首,虽非佳妙,狂简斐然,散虑摅怀,暂时解闷,鉴识君子,矜勿诮焉”。序云“裁诗十首”,然该卷仅存前两首诗。(2)P3821,首题“百岁诗拾首”。(3)P2748,前题“国师唐和尚百岁书”。所载之诗与S930卷相同且相连续,正可补足“十首”。这组“百岁诗”格律严整,音韵谐合,每首七言四句,如云:“从师陶染向空门,唯忻温故乐知新。冰谨专行八正路,犹恐辜负一生身”(第二首);“盛年耽读骋风云,披检车书要略文。学缀五言题四句,务存篇计一生身”(第三首);“岁有荣枯秋复春,千般老病苦相奔。从兹更莫回顾恋,好去千万一生身”(第十首)。综观全诗,这是悟真回首往事,追忆一生而写的自省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叙事说理,即情而发,表现出释氏佛门追求口语体白话诗的倾向。另据陈祚龙《悟真之生平与作品》考定,悟真的生卒年为八一六一八九五年,诗序称“年逾七十”,那么本诗的写作时间应为光启二年(886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此外敦煌遗书内还存悟真诗多首,如P3720所抄《悟真未敢酬答和尚故有辞谢》诗,P3681《奉酬判官》诗等。

猜你喜欢

  • 陆凭

    【生卒】:?—785【介绍】: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家于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德宗贞元元年(785)三月,往游永嘉,遭疾而殁。其友人梦其托以家事,并赠《浮云诗》一首。《全唐诗》收陆凭鬼诗1首。

  • 鄂渚

    渚名。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长江中。隋置鄂州,因渚为名,后亦以鄂渚指鄂州。令狐楚《和寄窦七中丞》:“仙吏秦峨别,新诗鄂渚来。”

  • 衬韵

    格律诗如果首句用韵,且用邻韵,称借韵。又因其在全诗韵字未出现之前先用邻韵作垫,故又称衬韵。这种情况在盛唐时只是偶尔出现在杜甫等人的诗作中,中晚唐后,由于诗人模仿渐多,以至于形成风气。如李商隐《牡丹》七

  • 因缘

    ①佛教语。“因”和“缘”的合称。泛指形成某种果报的内部原因和外部条件。李涉《再谪夷陵题长乐寺》:“谁知渐渐因缘重,羞见长燃一盏灯。”②缘分,机会。白居易《叹鲁二首》之一:“彘肥因粪壤,鼠稳依社坛,虫兽

  • 傍徨

    游移不定、心神不宁貌。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夜闻汴州乱,绕壁行傍徨。”

  • 行厨

    ①指传送酒食。张谓《春园家宴》:“竹里行厨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②掌厨,掌灶。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五八:“行厨侍女炊何物,满灶无烟玉炭红。”

  • 七德舞

    【介绍】: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的第一首,歌颂唐太宗开创天下的丰功伟绩,突出总结“以心感人人心归”,并将“王业艰难示子孙”,献谏于当时的宪宗,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江山皇权。七德舞即秦王破陈舞,唐高祖武德年

  • 武元衡

    【生卒】:758~815【介绍】: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783)进士,宪宗朝两度入相,以其力主削藩而为人所忌,元和十年(815)六月早朝,为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派人刺杀于

  • 康衢咏

    《列子·仲尼》:“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欤,不治欤……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尧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大夫曰:

  • 诗议

    诗话。唐释皎然撰。《新唐书·艺文志四》、《通志》著录有《诗评》三卷,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和《宋史·艺文志》作一卷。《直斋书录解题》无《诗评》,却著录有《诗议》一卷,《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