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施鸿保撰。凡二十四卷。这是一部专纠仇注之误的书,故其卷次诗序先后,悉依仇兆鳌《杜诗详注》。施氏认为仇注虽有“援引繁博,考证详晰”的优点,但“读之既久,乃觉穿凿附会、冗赘处甚多。且分章画句,务仿朱子注
地名。《后汉书·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后因以“平舆”美称他人兄弟。权德舆《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指心思意绪。李白《荆州乐》:“缫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
【介绍】:唐代诗人。名邺,以字行。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生卒年不详。大中中,举进士不得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有时卖卜为生,语不及荣利。曾南游潇湘,欲卜居未成,后归老于嵩阳别墅。一说即《
称颂县令善于为政。亦用以比喻微小之物。张九龄《赠澧阳韦明府》:“君有百炼刃,堪断七重犀。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参见“武城弦”。
【介绍】:应作弘执恭。弘执恭,隋人。《全唐诗》误收其《秋池一枝莲》诗1首,并误系于郭恭名下,列于世次爵里无考作者类。
晋周处年轻时随心所欲,危害乡里,乡里人将其与乡中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后亦泛指危害百姓的人或物。张祜《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况是无三害,弦歌初政成。”
【介绍】:字申甫。元和元年(806)春,在越州作送日本僧空海归国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据《弘法大师正传》收之。
唐祖培辑。见《李北海集》条。
吴钢、张天池、刘光汉补注。三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全书选注刘禹锡诗、赋、文共160篇,每篇先简要说明,交代写作时、地、本事、背景等。后详加注释,并予串讲。校记随注文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