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巧图合璧 养心堂七巧图 文少堂七巧续图

七巧图合璧 养心堂七巧图 文少堂七巧续图

不分卷。不知撰人姓名,见于清代中叶。按毛应丰跋其兄毛应观《七巧六书图》,说创自高勾丽,实不可信。宋代黄伯思有《燕几图》,以三种尺寸不同的木几,组合变化。又有明严征《蝶几谱》,因《燕几图》而变通之,燕几以方几长短相参,蝶几则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状若蝶翅,故名。七巧图,则始于清代嘉庆间徐氏,原理出自勾股,可知是承蝶几变化而来。其法用寸木小板七片,取奇偶式三角体,分大、小、中、方、斜五等,七片互相关合,演成各种图形,实燕几、蝶几之滥觞。嘉庆十八年(1813)有人辑刻成书,即《七巧图合璧》,序言中说,去岁云间徐恕堂,摹绘一百六十种刊行,余未及见。今夏王子颜园自其乡携来吴下,又增其弟春生所推广者,共成二百余图,余得之后,又推得百余图,合成一册。时为嘉庆十八年(1813),桑下客识。钤章曰“自怡”。书中所绘自“包含六合”至“月下老人”,共三百余图,前附“七巧板式图说”,题“先天太极”。钤“颠倒鸳鸯”章。后附七版重叠式,题曰“七巧本来面目”。又附二人对酌式,及杯盘书版为三图,题名“七巧化境”。又醉僧石一,题曰“独坐灵岩望太湖”。又碑一,题曰:嘉庆十八年癸酉岁,织女渡河之夕,桑下客绘于养心堂。钤章“七巧”二字。有碧梧居士跋,作四六并俪语,署嘉庆癸酉巧月巧日,题于乞巧楼前。钤二,上“潘郎”,下“人比梅花瘦”。总之,此书撰写者、序跋者,皆不具真正名字。此原本外,又有道光七年(1827)重刻本,即《养心堂七巧图》,于原本三百图之外,增加“太平有象”等四十九品,并有序跋,其跋署“爱吾居士”,不著年月。光绪元年(1875)又有《文少堂七巧续图》,是继承以上旧本而作,墨绘稿本,未经付刊。为图凡二百九十六品,不与旧本重复。整个版本:《七巧图合璧》为嘉庆刻本,《养心堂七巧图》为道光刻本,《文少堂七巧续图》为抄本。

猜你喜欢

  • 知止斋诗集

    十六卷。清翁心存(1791-1862)撰。翁心存字二铭,号遂庵,谥文端。江苏常熟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心存精研经史,著有《知止堂集》。该诗集于光绪丁丑(1877年)刊行。集中五言诗、七言

  • 老子新解

    见苏辙《道德经解》。

  • 学范

    二卷。明赵撝谦(详见《大书本义》条)撰。此书共二卷,分六门,一为教范门,言训导子弟之法;二为读范,尽列所应读之书;三为点范,皆为批点经书凡例;四为作范,即论作文章之法;五为书范,论笔法;六为杂范,论琴

  • 周易遵易约编

    十卷。清匡文昱撰。文昱字仲晦,一字监斋,山东胶州人,乾隆举人。据其自序,“因传以翼经,未尝溢词于传外,故曰遵易”。自称自十九岁学易,数十年不改,所著凡六、七十万余言,因无力付梓,故节要约言之,故曰约编

  • 蠙庐诗钞

    十卷。清王荫槐(1782-?)撰。王荫槐,字味兰,号子和;家有偶园,自号偶园荷锄者。盱眙(今属江苏省)人。他于道光癸酉乡举后七上春宫皆不第,丙戌挑二等改校官将及,以亲老乞停选,终养于家。五十岁时,刻有

  • 古今万姓统谱

    见《万姓统谱》。

  • 文水县乡土志

    八卷,补遗一卷。清成连增编。成连增,山西文水县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文水县等学堂教习。《文水县乡土志》本为初等小学课本而作,撰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当时村塾索观者,展转传写,讹谬滋多。宣

  • 枕葄斋诗经问答

    八卷。清胡嗣运撰。嗣运字鹏南,安徽绩溪县人。此书是胡嗣运在光绪三十二(1906)年执教于梁安东山高等小学所作。因是记其与学生就《诗经》问答而成书,故曰《枕葄斋诗经问答》。系问答语录体著作,不附经文。亦

  • 月令通考

    十六卷。卢翰撰。卢翰字子羽,颍州(今安徽阜阳)人,明嘉靖甲午(1534年)举人,官衮州府推官,著有《易经中说》四十四卷、《签易》(又名《中庵签易》)一卷。该书有自序,称其因见家塾有《事亲》一书,因广而

  • 鬻子校勘记

    一卷。清钱熙祚(生卒年不详)撰。熙祚有《吴兴志校勘记》,已著录。熙祚既刊行《鬻子》,又据《道藏》本及《意林》、《群书治要》、《北堂书抄》、《文选注》、《艺文类聚》、《太平御览》、《驿中》、《汉书·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