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仙游县志

仙游县志

①四十二卷,清卢学俊修,郭彦俊纂。郭彦俊,字一林,邑人,恩贡生。考仙游县志,创修于宋宝祐五年。元至正十一年再修。明弘治三年三修。正德九年四修。嘉靖五年五修。嘉靖十七年六修。其后数十年无修。至郭彦俊则又成此书。康熙十七年(1678)刻印。兹篇体裁仿《八闽通志》和《兴化郡志》。大书以提其纲。分注以详其目。然其内容过于简略。如舆地与建置两门,阙水利、驿铺、桥梁、祠宇、宅墓、市镇。赋役门则阙起运、支放、积贮、屯粮、寺租。学校门则阙祭仪、祭器、乐章、书院、社学。典礼门则阙乡饮、耕耘、习射。选举门则阙荐辟、袭荫。阙失如此之多,其书之价值可以想见矣。② 三十六卷,清陈兴祚修,庄大椿等纂。陈兴祚,号芥舟,浙江嘉善人,乾隆进士。乾隆十年(1745)任仙游县知县。庄大椿,阳湖人。陈兴祚任县令后,以邑志自康熙八年(1669)郭彦俊重修后,又已八十余年未修,故于乾隆十三年(1748)设局修志,乾隆十四年(1749)刻印。兹篇广搜博采,不厌其详。如选举志,普通志书,惟重题名。兹篇则将历代选官选士之法,详载无遗。如云清朝试士,悉仍明制。康熙三年(1664)罢八比裁三场为二场,七年后如旧。乾隆二年(1737)特设明通进士,附于进士之后,别为榜,是为会副,补教谕,仍得会试,及诠县后,则或行或罢。皆极有价值。综观全书,实多有足资后人考镜者。③ 五十三卷,首一卷,清胡启植修,叶和侃等纂。胡启植,乾隆年间任仙游县知县。以乾隆陈志为底本,而撰成此书。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印。兹篇人物志多至十三卷,所收可称广博。名臣如蔡襄,硕学如郑樵,皆有详述。艺文首载著述,一邑文献,可案籍而稽,亦为得体。惟艺文所收诗文过滥,多有可删者未删。兹篇成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然原板毁于咸丰三年(1853)兵祸。此本尚有同治十二年(1873)邑令吴森刻本和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河渠备征

    不分卷。傅云龙撰。傅云龙,德清人。官隶候补道。所著有《实学文导》、《续汇刻书目》以及纂喜庐丛书等。《河渠备征》傅氏钞本。不分卷,主要考证河道源流、脉络区域及各府州县有淀无淀。其引《畿辅安澜志》,记东西

  • 静观堂集

    十四卷。明顾潜(1471-1534)撰。顾潜,字孔昭,号桴斋,晚号西岩,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直隶提学御史,改马湖知府未任,罢归。著有《静观堂集》。是集凡十四卷。收诗

  • 尺牍清裁

    六十卷。《补遗》一卷。明王世贞(1526-1590)编。王世贞字元美,号凤州,弇州山人。太仓(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官至刑部尚书。本书沿袭杨慎原本而增修之

  • 五经集说

    六卷。清末张卫邦辑。卫邦字佛颠,湖南益阳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布衣。此书卷首有王德基撰墓志铭。全书言《周易》二卷,《尚书》《诗经》《春秋》《礼记》各一卷。《周易》之上卷,全录《日知录》说;下卷,全录

  • 漫余草

    一卷。清王庭(1607-1693)撰。王庭,字言远,号迈人。嘉兴(今属浙江)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山西右布政使。六十一岁辞官,归乡闲居。王庭少年能诗,曾与堂兄王翃以诗唱和,颇得称赞。后宦游

  • 毛诗重言

    一卷。清王筠撰。王筠字翚山,山东安丘人。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生平详见“说文释例”。是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辑录《毛诗》重言词,下篇辑录多为附音词,凡五百六十一言。内容体例与《叠雅》相类,注释简明

  • 黄帝内经素问

    二十四卷。唐王冰(710-804)注。王冰,自号启玄子,医学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其名,称为京兆府参军。又《人物志》谓为太仆令,故后人多称王太仆。王冰素习医学,积十二年时间,于唐宝应元年(762

  • 二十二子

    二十二种,三百四十九卷。清浙江书局辑。该丛书辑录先秦两汉主要子部著作二十二种,所据各本或是明代精刻本,或是经清代学者校订之本,并附录有关资料。二十二种为:董仲舒《董子春秋繁露》十七卷附录一卷、徐文靖《

  • 读楚辞

    一卷。附《楚辞人名考》一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殿试二甲,赐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 范太史集

    五十五卷。宋范祖禹(1041-1098)撰。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县)人。祖禹少孤,由叔祖范镇抚养,闭门读书。后举进士甲科。曾从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达十五年之久。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