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昌县志
十四卷,清陈志仪纂修。陈志仪(参见《顺德县志》),乾隆十八年(1753)县令。旧志例修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张进贤,析郡志为县志。六十一年(1722)县令续修,增补职官选举。乾隆十八(1753)年县令陈志仪,慨旧志其间事迹多有所遗,评论未尽,一邑之文,经制仪具其半,章程略缺,文献不足征,乃重加续修。增六十多年史事,志成。《保昌县志》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此志根据旧志考订增补,较为详备。
十四卷,清陈志仪纂修。陈志仪(参见《顺德县志》),乾隆十八年(1753)县令。旧志例修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张进贤,析郡志为县志。六十一年(1722)县令续修,增补职官选举。乾隆十八(1753)年县令陈志仪,慨旧志其间事迹多有所遗,评论未尽,一邑之文,经制仪具其半,章程略缺,文献不足征,乃重加续修。增六十多年史事,志成。《保昌县志》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此志根据旧志考订增补,较为详备。
十卷。宋胡次焱(约1270年前后在世)撰。胡次焱,字济鼎,号梅严,晚号余学。江西婺源人,生卒年不详。其先祖本李唐宗室,五代时育于胡,因此姓胡。咸淳四年(1268)进士,官贵池县尉。宋亡,奉母归,教授乡
不分卷。清卢文弨(1717-1796)撰。卢文弨,字弨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晚年更号抱经,浙东杭州人。乾隆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湖南学政。告老还乡后,历主江浙各书院。终身从事校勘工作,他所校勘
四卷。清李圭撰。李圭,江苏江宁县人,历任浙海关委员。光绪二年(1876)得东海关税务司德琼琳推荐,赴美国费城窦奇公会。该记首列李鸿章序,言自上海东行,经日本越大东洋,抵美国三藩市,又陆行万余里,至费里
四卷。清相永清撰。相永清字海同,山东临淄人。作者认为“易之为书,象焉而已。读易而不玩其象,乌在其为读易”。故此书大旨在阐明易象。书中所引除《御纂周易折中》、来知德《周易集注》外,于汉魏古注、清代乾嘉诸
十四卷。清纪磊撰。纪磊字位三,号三斋。乌程人。作者研究三十年,此书是其代表之作。卷首为凡例及卦图,卷二至十四则依经传次序作注。大体用王弼本。又参用郑玄本,把文言放在系辞后说卦前。作者认为,杂卦为文王所
三卷。宋郑樵撰。郑樵(1104-1162)字渔仲;居夹漈山中,因号夹漈山人,学者称夹漈先生;又号西溪逸民。新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南宋史学家、训诂学家。初隐居力学,凡三十余年。绍兴间以荐召对,授
一卷。清许宗寅撰。宗寅字吾田,初名畹,字芗韭,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此书卷首有晁贻端序,又有宗寅自序及后序。认为“邠(今《诗经》作豳)”地所出之诗,为周朝先代所遗。根据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定
十卷。清尚熔撰。尚熔江西南昌人。《辩证》书末有尚熔自跋,叙说写书经过:闲坐间取《史记》篇篇通释,复作十卷证,共三十四日而完成。但无书备考,不能繁称博引,未免疏漏,语多浅近,欲为读史者作指南,后改名为辩
二卷。清钮福畴(生卒年不详)撰。钮福畴字西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道光丁酉科拔贡。出宰皖江,历任休宁、全椒、泾县、舒城等县知县,所至勤政爱民,誉有“青天”之称。工词翰。题其室曰“亦有秋斋”。该书卷首
天下皆以孝悌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是以有弑君,有曲父,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