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八旗通志初集

八旗通志初集

二百五十卷。鄂尔泰(1677-1745)等奉敕纂。鄂尔泰,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康熙至乾隆时的重要朝臣。康熙时举人,授侍卫,与田文镜、李卫并为胤禛心腹。雍正时,任云贵总督、军机大臣。乾隆时,与张廷玉等总理事务,进保和殿大学士,加至太保。雍正五年(1727)奉命领修此书,乾隆四年(1739)修成。书共二百五十卷,分志、表、传三部分。八志为:“旗分志”十七卷、“土田志”五卷、“营建志”三卷、“兵职志”八卷、“职官志”十二卷、“学校志”四卷、“典礼志”十五卷,“艺文志”十卷。八表为:“封爵世表”八卷,“世职表”二十四卷,“八旗大臣年表”八卷,“宗人府年表”一卷,“内阁大臣年表”二卷,“部院大臣年表”二卷,“直省大臣年表”五卷,“选举表”四卷。八传有:“宗室王公列传”十二卷,“名臣列传”六十卷,“勋臣传”十九卷,“忠烈传”十二卷,“循吏传”四卷,“儒吏传”四卷,“儒林传”二卷,“孝义传”一卷,“列女传”十二卷。是书的编纂是以八旗兵制为经,以八旗法令、职官、人物为纬。八志以事系人,记载八旗的建置、规制、驻防、旗地、府第衙署、官员职掌、教育礼仪、诏诰诗文等。八表以年系人,详列清初以来世爵的承袭和职官的擢黜。八传以人系事,介绍各色人的事迹。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至四十三年创立的军事社会组织,以后逐渐形成完备的制度,对清王朝的建立和几百年的统治起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书根据大量史书、实录、档案、文书、封册、上谕、奏疏、诗文、各旗册籍等多种史料写成,不但对清代特有的这一制度和组织作了详细、系统地介绍,而且保存了不少现已失传清代书籍的内容,为清史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史料。本书有乾隆间的内府抄本和武英殿刻本,1985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以殿本为底本,并参校他书对此书点校,出版了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周易傅氏注

    一卷。辑佚书,傅氏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傅氏大致为齐梁间人,生平事迹未详。《隋书·经籍志》载,傅氏撰有《周易》十三卷。《唐书·艺文志》载有傅氏《易》注十四卷,《启蒙翼传》亦云十四卷

  • 汉杂事秘辛

    一卷。作者不详。书前有明代作家杨慎题辞,故明沈德符《敝帚轩剩语》认为此书是杨慎伪作。鲁迅也持此说。《杂事秘辛》之“秘辛”二字,类似卷帙甲乙名目。其“杂事”,主要记叙汉桓帝刘志懿献梁皇后被选及册立的故事

  • 周生烈子

    见《周生子要论》。

  • 燕山梦草

    一卷。《萧草》一卷。明陆澄原撰。生卒年未详。陆澄原,字嗣端,浙江平湖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除工部主事历员外郎,谪顺天府照磨,迁大理寺副,以兵部员外落职。著有《芝房集》六卷。《千顷堂书目》著录,

  • 续玄怪录

    四卷。唐李复言(约831年前后在世)撰。李复言,字不详,陇西(今甘肃临洮)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亦难考。公元830年游巴蜀,与进士沈田相会于蓬州,因谈及一些奇事,于是续牛僧孺的《玄怪录》,取名《续

  • 玉照新志

    六卷。宋王明清撰。此书是作者继《挥麈》诸录而作,前有自序:称得一玉照于永嘉鲍子正,又获米南宫书玉照二字,因揭寓舍之斗室,屏迹杜门,思索旧闻,凡数十则,缀辑之,名曰《玉照新志》。内容多谈神怪及琐事,亦间

  • 己宽堂集

    四卷。明陈鎏(1508-1581)撰。陈鎏,字子兼,号雨泉,吴县(今江苏苏州市郊)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四川右布政使。陈鎏善书法,与祝允明、文璧先后各成一家。本集所载诗,自嘉靖壬辰(15

  • 佩秋阁诗稿

    二卷。《词稿》一卷。《骈体文稿》一卷。清吴茞(?-1862)撰。吴茞,字佩纕,又字纫之,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汪凤九之妻,汪钟霖继母。清代文学家。此书有光绪元年(1875)刊本,书前有冯桂芬,许赓扬汪

  • 胡子易演

    十八卷。明胡经撰。经号前岗,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事。该书用注疏本,移《乾·彖传》“大明终始”三句于“乃利贞”之下,说是《周易》原本,得

  • 说文校案

    一卷。近代奚世干(生卒年不详)撰。世干字挺筠,江苏南江人,口哑不能讲话,而通小学。曾欲纂辑《说文解字通考》,因其庞大,仅存纂例,全书未成。此编乃是奚氏读《说文》的笔记,旨在校正文字方面。奚氏于段玉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