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隶偶存
二卷。清万经撰。万经(约1660-1743),字授一,号九沙,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上卷首作书法,次作分隶书法,次论分隶,次论汉唐分隶同异,最后为汉魏碑考。下卷为古今分隶人名姓氏,始于程邈,终于明末马如玉。自邝露以前,均引据诸书,唯马如玉没有载自何书,可能是万经增写的。自欧、赵以下,很少有论及分隶笔法的,而万经于书中所录,颇详晰。书中所载汉魏诸碑,虽只有21种,而考释比诸家多,且较精核。传本有“四库全书”本、吉林探源书舫丛书二集本。
二卷。清万经撰。万经(约1660-1743),字授一,号九沙,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上卷首作书法,次作分隶书法,次论分隶,次论汉唐分隶同异,最后为汉魏碑考。下卷为古今分隶人名姓氏,始于程邈,终于明末马如玉。自邝露以前,均引据诸书,唯马如玉没有载自何书,可能是万经增写的。自欧、赵以下,很少有论及分隶笔法的,而万经于书中所录,颇详晰。书中所载汉魏诸碑,虽只有21种,而考释比诸家多,且较精核。传本有“四库全书”本、吉林探源书舫丛书二集本。
续补《古书疑义举例》的作品,详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三十卷。元戴表元(1244-1310)撰。戴表元字帅初,一字曾伯,自号质野翁、充安老人。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宋咸淳进士,任建康府教授。元大德中授信州路教授。调婺州,移疾归。《元史》有传。此集又称《
十六卷。清萧穆(1835-?)撰。萧穆,字敬孚,安徽桐城人。尝在塾中读刘大櫆选《唐宋八大家文约选》及其批注,深玩研索,悟得古文义法,颇好文辞。其后受学于方宗诚,又学考据校勘于钱仪吉,学识日进。咸丰三年
五卷,附序跋一卷,集证一卷,本文一卷。清张宗祥编校。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旧仅有明刊本,《四库总目提要》据刘知几《史通补注》录。杨衒之原书自有注,顾广圻从而和之,欲依《水经注》例,为之厘析。此后吴若准、
不分卷。清沈梦兰撰。梦兰字古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乾隆举人,官至宜都知县。所著有《周易学》、《尚书学》、《毛诗学》、《周礼学》、《孟子学》、《沟洫图说》等。此书不分卷,上、下经共六十四卦,每卦先讲
十四卷。民国葛延瑛修,孟昭章纂。葛延瑛,民国十五年(1926)任泰安县县长。孟昭章,邑人。葛延瑛任县长后,考泰安县志,自道光八年邑令徐宗干重修后,距当时已四十余年未有续修了,恐年远事湮,文献难征,聘孟
八卷。清丁叙忠撰。丁叙忠字秩臣,湖南长沙人。此书历引宋以来邵周程朱诸儒易说,证以本经,验以人事,所言多为阐发人生道德之旨。他认为周易实际上为卜筮之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不超出民生日用的范畴。人们
各一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该书对《太极图说》、《通书》、《西铭》等书,只解其大义。因于原注下别加案语,发挥其说,故曰“拾遗”。《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三卷。明阴秉旸(生卒年不详)撰。阴秉旸,自号卫涯居人,汲县(今属河南省)人。作者于此书前有自序,说明撰述宗旨,系因为《内经》中“始说”内容世人甚少了解,所以予以诠次条疏。作者解释“始生”含义即是:“乃
①三十卷,首一卷,清王协梦修,罗德崑纂。王协梦,江西新建人,进士,官施南知府。罗德崑,字子峰,湖北兴国人,举人,官训导。按施南,汉时南郡,康宋时名施州,明置施州卫,清改为恩施县,后升施南府。乾隆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