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六国考镜

十六国考镜

一卷。旧本题为宋石延年撰。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一字安仁。北宋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先世居幽州(今北京西南)。屡次应举皆不第。真宗时为三班奉职,迁大理寺丞,上书请太后归政。历任通判海州、秘阁校理、同判登闻鼓院。曾经上《备边策》,又请联合唃厮啰及回鹘对付西夏。文风劲健,善长写诗,甚为欧阳修推重。著有《石曼卿诗集》。此编列举晋书载记中的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等十六国,考证其起迄年代、传世几代、经历多少年。通篇不到二千言。自宋以来诸家皆不著录,有《学海类编》及《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容斋诗话

    六卷。宋洪迈(1123-1202)(详见《史记法语》)撰。《容斋随笔》为洪迈近四十年之读书笔记,而此集即是由后人辑《容斋随笔》中涉及诗歌的内容而独成一编的。主要记载洪氏对诸名家诗歌的评论。洪迈论诗,对

  • 吾庐遗书

    清陶成(约1723年前在世)撰。陶成字企大。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本集是陶成子其愫所编,无卷数,皆为所作杂文。其文颇纯正有轨度,其中《象纬

  • 九灵山房集

    三十卷。元戴良(1317-1383)撰。良字叔能,自号九灵山人。浦江(今属浙江)人。从柳贯、黄溍、吴莱学文,从余阙学诗。至正二十一年(1361),任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明初隐居四明山,不仕明

  • 唐韵佚文

    一卷,唐孙愐撰,近人王国维辑。此书成于戊午(1918年),原题姬觉弥辑,盖王君馆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时所作,姬氏主大学事,故署姬氏之名也。书刊于戊辰(1928年),距书成已十二年矣。此编所载佚文,辑自《慧

  • 劬书室遗集

    十六卷。清金锡龄(生卒年未详。)撰。金锡龄字伯年,号芑堂,广东番禺(今广州)人。道光举人。同治初元诏举孝廉方正,阖邑荐举,力辞;截取知县到班,不愿出仕。年七十得国子监监丞衔、七十八赏加光禄寺署正衔。自

  • 诗经绎

    二卷。明邓元锡(生卒年不详)撰。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南城(今河南孟县)人。为学渊源于王守仁而不尽宗其说,著有《五经绎》、《三礼编绎》、《函史》、《明书》、《潜学稿》等。该书不录《诗经》原文,只就篇义

  • 春秋集义

    十二卷。清方宗诚(详见《读易笔记》)撰。作者认为孔子作《春秋》以明先王的大义,而使乱臣贼子有所惧,故凡是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交际之事,虽小必书,以说明动乱自微而著。《春秋集义》据“经世”“道名

  • 隐砚楼诗

    一卷。清温慕贞、温廉贞撰。温慕贞,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朱时发之妻,清代诗人。温廉贞,温慕贞之妹,长兴王静甫之妻,清代诗人。早年守寡,矢志守节。此书是将二人诗合刻在一起刊印。书前有自序。刊于乾隆三十三

  • 黄公说字

    无卷数。清顾景星(1621-1687)撰。景星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明贡生,康熙己未(1679年)荐举博学鸿词,以病辞。记诵淹博,以诗文著称,著作尚有《白茆堂集》、《读书集论》等。顾

  • 竹林寺女科秘传

    一卷。清浙江萧山竹林寺僧撰。此书原不著撰人名氏。相传出于竹林寺僧。初秘不示人,后传于世,世人用之多效。书中共载一百一十病证,七十二首治方。其中第五十六证、第八十二证,治法有缺。后附小儿治法及急救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