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下方言考

吴下方言考

十二卷。清胡文英撰。胡文英字绳崖,江苏武进人。据自序分析,是书完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左右。胡氏认为《尔雅》之“数十字而训一义者”,是方言造成的,《方言》一书为“合九州之音以成一家言”的著作,而《吴下方言考》则专解吴语,注吴音,以求通晓古训。案是书虽以吴语为主,但亦搜集江南一带之方言俗语;可以与吴语相证明的燕齐等地的北方方言,亦一并附入。各词皆详加考辨,证以古训。对方言中的“伪”字,亦时或加以考订,如认为但民之“但”是正字,见于《淮南子》“使但吹竽,使氐压窍。”后世或讹作“”,柳宗元又作“蛋”。胡氏此书并非专门集录吴语词汇者,而是通过方言词汇以考求本字、明训诂,以证释古书。《吴下方言考》按平水韵编次。其例如卷一东韵:“倯(音松),杨子《方言》:‘陇右人名懒曰倯。’案倯,为人作事不用力也。吴中谓作事不用力曰倯,所作之物甚平常亦曰倯。”此条考辨吴语“倯”字词义颇详。又如卷二江韵:“花黄,《木兰歌》:‘对镜贴花黄。’徐悱《咏照镜》:‘轻手约花黄。’案,花黄,未嫁之饰也。今俗谓女子未嫁者曰黄花女。”此条释“花黄”词义,并考“黄花女”源于“花黄”。《吴下方言考》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留芝堂刊本。

猜你喜欢

  • 西溪丛语

    三卷。南宋姚宽(1105-1162)撰。姚宽字令威,号西溪,越州嵊县(今属浙江)人。其父姚舜明,绍圣四年(1097)进士,南宋建立后,历官户部侍郎、徽猷阁待制等。姚宽以父任荫补为官,仕至权尚书户部员外

  • 吹剑录外集

    一卷。南宋俞文豹(生卒年不详)撰。俞文豹撰有《吹剑录》一卷,《吹剑续录》一卷,《吹剑三录》一卷,《吹剑四录》一卷,共四卷。《吹剑四录》又称《吹剑录外集》,也称《吹剑别录》。其中,《二录》、《三录》长期

  • 记纂渊海

    一百卷。宋潘自牧(生卒年不详)撰。据浙江《通志》记载,潘自牧为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庆元二年进士。官为龙游令。本书题曰“教授”,可能是著书时的官名。此书分门隶事。全书一百卷中叙天道者五卷,叙地理者二十

  • 怡志堂诗初稿

    八卷。清朱琦(1803-1861)撰,生平籍里见《怡志堂文初集》条。是诗稿首卷题为《新铙歌》。其后各卷无题,均以年为序。卷二为庚寅至辛卯,卷三为己亥至辛丑,卷四为壬寅至乙巳,卷五为丙午至丁未,卷六为丁

  • 夏小正异义

    二卷。清黄模(详见《夏小正分笺》)撰。是书前后无序跋,《斋丛书》未刻。大致上《分笺》为正义,此为别义;《分笺》诠释全文,此则载有异义者,两者绝不相涉。如《分笺》斗柄悬在下,此则以前传盖记时也云之;《分

  • 王太傅集

    二卷。明王越(1423-1498)撰。王越,字世昌,浚县(今河南浚县)人。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天顺中以御史超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进兵部尚书。成化十年(1480)封威宁伯。弘治七年(1494

  • 五灯全书

    一百二十卷。清代超永(生卒年不详)撰。《五灯全书》一书,为佛教灯录体中属于通明法统类的佛书,成书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作者在对《会元》、《缵续》二书“删其繁芜增所未备”的基础上,历经约三十年笔耕

  • 周官记

    五卷。《周官说》二卷。《补》三卷。清庄存与(1719-1788)撰。存与有《彖传论》,已著录。是书刻于嘉庆癸亥(1823),书末有其孙庄绶甲道光丁亥(1827)跋,据跋知,《周官记》五卷及《周官说》前

  • 写本春秋经传集解

    四卷。晋杜预(详见《春秋经传集解》条)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甘肃敦煌县南千佛洞佛龛坍塌,很多古写本及古书暴露于外,其中有《春秋经传集解》六朝写本二卷,唐写本二卷。包括僖公五年、僖公二十七年至

  • 地震解

    无卷数。意大利龙华民(1559-1654)撰。龙华民,字精华,意大利耶稣会士。1597年来华,先在广东韶州传教,1609年奉在华耶稣会首领利玛窦约来北京,并成为利玛窦继承人。1636年赴济南传教,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