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呻吟语摘

呻吟语摘

二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新吾,宁陵(今属河南)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襄垣知县、户部主事、山东济南道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刑部侍郎等职。万历二十五年(1597),上疏抨击时弊,疏入不报,又遭张位等诬劾,遂称病告归,潜心著述,孜孜讲学。其学早年不出理学藩篱,中年之后渐感理学之非。著有《去伪斋集》、《呻吟语》、《阴符经注》、《四礼疑》、《四礼翼》等书。吕坤一生笃于治学,多所自得,以笔记之,历五十余年而成书,分四卷刊行。后其子吕知畏又取所遗若干条以续之。作者谓此书选择不精,所校不慎,乃亲自删削,编为二卷,三易其稿而成,定名为《呻吟语摘》。上卷为内篇,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等七门。下卷为外篇,分为《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九门。此书不侈语精微,而以笃实为本。不虚谈高论,而以践履为程。在明代讲学诸家中,似乎粗浅,然所论颇有新意。由于是作者亲自删选,基本上代表了其学术思想的精华。如他在书中认为,气是世界的本源,天地万物只是气的聚散。元气巨万亿岁,终不磨灭。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主张“任自然”和“夺自然”。所谓“任自然”,即顺应自然,不讲迷信。所谓“夺自然”,即驾驭自然,发挥“心”的作用改造自然。有万历四十四年(1616)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泺源问答

    五卷。清郑杲撰。郑杲,字东甫,山东即墨(今山东平度东)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六年(1880)进士,曾官至刑部奉天司主事。这本书是郑杲主持泺源书院时与门下弟子问答的记录整理。编辑者为其门人范之杰。郑杲治群

  • 四六话

    二卷。宋王铚撰。王铚字性之,自称汝阴老民,汝阴(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绍兴初,官迪功郎,权枢密院编修,曾被诏为京官,罢归后每日吟咏,学者称雪溪先生。著有《侍儿小名录补遗》(已著录)。《雪溪集》等

  • 说文解字注

    三十卷,附《六书音均表》二卷。清段玉裁(1735-1815)撰。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巫山等县知县,四

  • 黔书

    二卷,清田雯纂修,田雯(1635-1704),字子纶,一字纶雯,号猗亭,晚号蒙斋,山东德州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授中书舍人。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光禄少卿、贵州巡抚、江苏巡抚、户部侍郎等职,清

  • 四香楼词钞

    不分卷。清范缵撰。范瓒生平详见《四香楼集》辞目。此书小令、中调、长调各自为编,而不分卷数。大抵宗法周、柳,犹得词家正声。而天然超妙不及前人,未免有雕镌之迹。至如《南歌子》第二首之类,虽脂粉绮罗,诗余本

  • 陈景晨遗书

    三种,八卷。清陈经撰。陈经字荆溪,宜兴(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性好读书,家贫无书,多向人借阅;屡试不第,遂日事著述,授徒于梵觉庵,以布衣终。撰有《续太平广记》四十卷,仅有稿本。丛书所收三种:《墨

  • 陈氏易说

    四卷。清陈寿熊撰。陈寿熊字献青,又字子松。江苏震泽人。于周易研究甚深。著述颇丰。除本书外,还有《周易集义》、《读易汉学私记》、《读易启蒙》、《周易正义举正》、《周易本义笺》等。全书四卷,卷一为上经,卷

  • 祝氏事偶

    十五卷。明祝彦(生卒年不详)撰。祝彦字元美,山阴人。万历元年举人。本书采辑古代史传中记载古今事迹相同的内容,模仿《世说新语》的门目,分条引录,按类编次。旧目录所不能包括的部分,又分为天、地、人三部排列

  • 岭上纪行

    一卷。明彭孙贻撰。彭孙贻,字仲谋,江苏海盐人,此编纪自海盐入赣往返行程,为日记本,记当时乱后凄凉情状,兼及金声桓、王得仁倡乱事。

  • 续轩渠集

    十卷。元洪希文(1282-1366)撰。附录一卷,乃其父岩虎诗。岩虎字德章,号吾圃。甫田人。希文字汝质,号去华。岩虎诗集名《轩渠集》,因而希文集以续名。《轩渠集》亡佚,故摭其遗诗附于卷末。其七世族孙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