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薮

墨薮

二卷。附《法帖释文刊误》一卷。旧本题唐韦续(生卒年及里贯不详)撰。《墨薮》辑录前人论书之语,共二十一篇。所列篇目皆不列撰录者姓名,有的还加以删削,令后人难以深察。《墨薮》分上、下两卷。上卷共录十篇:“五十六种书”第一,“九品书”第二,“书品优劣”第三,“续书品”第四,“梁武帝书评”第五,“书论”第六,“论篆”第七,“用笔法并口诀”第八,“用笔阵图法”第九,“笔阵图十二章”第十;下卷辑录十一篇:“张长史十二意笔法”第十一,“王逸少笔势传”第十二,“虞世南笔髓论”第十三,“王逸少笔势图”第十四,“笔意”第十五,“晋卫恒等书势”第十六,“劝学”第十七,“贞观论”第十八,“书诀”第十九,“徐氏书记”第二十,“唐朝书法”第二十一。其中上卷第一篇之“五十六种书”中,韦续详细辑录了始自太昊“文字生”之后的五十六种书体:龙书(太昊庖牺氏作)、八穗书(炎帝神农氏作)、篆书(黄帝史苍颉作)、云书(黄帝时因卿云作)、鸾凤书(少昊金天氏作)、科斗书(有云颛项高阳氏作)、仙人形书(帝喾高辛氏作)、龟书(帝尧陶唐氏作)、钟鼎书(夏后氏作)、倒韭书(殷汤时仙人务光作)、虎书(周文王史史佚作)、鸟书(周文王时作)、鱼书(周时作)、填书(周之媒氏作)、大篆书(周宣王时史籀作)、复篆书(史籀作)、殳书、小篆(周时作)、仙人篆(李斯据之改为篆形)、麒麟书、转宿书(象莲花未开之形)、虫书(鲁秋胡妻浣蚕作)、传信鸟迹(六国时作)、细篆(李斯作)、小篆(李斯作)、刻符书、古隶书(秦程邈作)、徒隶书(程邈作,即今正书)、署书(汉萧何作)、蒿书(晋卫瑾、索靖善之,即行草)、气候书(汉文帝时司马长卿作)、芝英书、灵芝书、金错书、尚方大篆、鹤头书、偃波书、蚊脚书、垂露篆(汉章帝时曹喜作)、悬针篆(曹喜作)、章草书、飞白书、一笔书(张芝作)、八分书(王次仲作)、五蛇书、行书、散录(卫恒作)、龙爪书(晋王右军作)、蒿及行隶书、八体书、草书、虎爪书、鬼书、外国胡书、天竺书、花书。每一种书体皆或述其作者,或述其成因,扼要简明。第二篇“九品书”中,以古已有之的上、中、下三品中各分上、中、下三等凡九等录能书之人及能书之体;第三篇之“书品优劣”则以生动、形象、简炼之语评书家特色,凡四十人;第四篇“续书品”以三品九等共录八十人;第十篇录王右军之“笔阵图十二章”,指创意章、启心章、视形章、点说章、处戈章、健壮章、教悟章、观形章、开要章、节度章、察论章、譬成章。关于《墨薮》具体篇章数目,历来说法不一:《文献通考》载之十卷,《郑氏书目》只五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曰十八篇,又二十一篇。对于其作者则俱未标明。其后又附宋参知政事陈与义所撰《法帖音释刊误》一卷。此乃明代程荣校刊时所附。《墨薮》全书编辑杂乱,缺乏章法,旧文漫无条理,然所录之文,亦不乏精深见解,故多为后代论书法者所本。是书有《唐宋丛书》本、明程荣刊本、《格致丛书》本、《八千卷楼》有钞本、《十万卷楼丛书》本一卷及《丛书集成汇编》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镏子政春秋说

    不分卷。章炳麟(详见《春秋左传读叙录》)撰。据《汉书·刘向传》说,刘歆治《左传》,以左氏义“数以难向,向不能非。”刘向“间犹自持其《穀梁》义。”桓谭《新论》也说刘向、刘歆父子“尤珍重《左氏》”。章炳麟

  • 孝经养正

    一卷。清吕鸣谦撰。吕鸣谦字吉垣,湖北广济(今广济)人。是书首有李廷箫序,其次为吕鸣谦所撰条议十则,主张推广孝道,须立孔圣教堂,旁设曾子坐位,每逢房虚昴星日,礼拜先师,由教谕训导两宫主讲,绅耆士庶临期来

  • 古律经传附考

    五卷。清纪大奎撰。大奎字慎斋,江西临川人。此书凡五卷,首列《礼记》月令,次采《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编,以为或谓周公作月令,或云吕氏所作。然《吕氏春秋》十二纪皆首列月令,故其文殊不类。又谓《史记》、《汉

  • 国朝画征录

    三卷。清张庚(生平见《通鉴纲目释地纠缠》)撰。此书成于雍正十三年(1735),自序于乾隆四年(1739)。此书载清初至乾隆初画家四百六十余人,叙述他们的经历、特长、流派、师承和画论等。但终作书时与所记

  •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

    十二卷。清王澍撰。王澍,详见《禹贡谱》条。该书依《淳化法帖》原目,一一考证,分为十卷;又载古今法帖考一卷,研究阁帖之缘起,及诸帖之源流;最后作者又以自己所得笔法,编为一卷,附其后,共十二卷。研究考证法

  • 逆耳忠言

    四卷。法兰西殷弘绪(?-1741)撰。殷弘绪字继宗,耶稣会士,康熙三十八年(1699)入中国,雍正初(1723)年到北京,死于乾隆六年(1741)。《逆耳忠言》是一部宣传耶稣教义之作,全书大意,无非是

  • 五曹算经

    五卷。佚名撰。《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五曹算经》五卷甄鸾撰”。当代中算史家钱宝琮根据该书内容认为“甄鸾是西魏、北周时人,搜集了当时与州县行政有关的算术问题,编成这五卷书是无可怀疑的。”(《算经十书

  •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作于贞观八年(634),永徽元年(650)重修。共有二十三法,四百六十六条。第一目,入寺法;第二目,在师前立法;第三

  • 程氏经说

    七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此书乃程颐(详见《易传》)解经之语。《书录解题》称《河南经说》,《二程全书》称《伊川经说》。内容包括《系辞》、《书》、《诗》、《春秋》、《论语》、《改定大学》。程颐之学,除《易传

  • 金陀粹编、续编

    五十八卷。南宋岳珂(详见《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撰。本书为岳飞传纪资料汇编,珂为辩其祖飞之冤而作。秦桧当权时,国史中有关岳飞功绩的记载多被删削,珂搜集岳飞的诗文、轶事、表奏、战报以及高宗御札、政府公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