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郑注

孝经郑注

① 一卷。汉郑玄注。清王谟(约1748-1820)编辑。王谟字仁圃,号汝上老人,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毕生从事于古籍辑佚工作。《孝经郑注》首有序录,所辑凡《经典释文》五十八条,《邢昺正义》三十二条,《毛诗》疏一条、《礼记》疏一条、《春秋公羊传》疏一条,《史记》注一条、《后汉书》注一条、《文选》注一条、《初学记》一条、《北堂书钞》五条、《通典》一条,搜罗采辑不算太完备,且多讹误。该书存于清嘉庆三年(1798)金溪王氏刻本《汉魏遗书钞》。② 一卷。清袁钧(详见《孝经郑氏注》)辑。首有序,云郑注尚可从陆德明所作《孝经音义》、唐玄宗注及邢昺疏等书中十得七八。该书不采《群书治要》,引《经典释文》、《文选》孙楚与孙皓书注等予以考辩增删,较洪颐煊、臧镛堂二本为矜慎,亦沿袭了一些错误之处。今见于《郑氏佚书》本。③ 日本冈田挺之辑,清钱侗所刻。冈田挺之字新川,日本尾张人,生卒年不详。钱侗字同人,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此本系冈田挺之从《群书治要》中辑出,首有冈田挺之与钱侗所作的序,所辑与《经典释文》、《孝经正义》所述郑注大半皆合。经注字句之旁多有句读之点,大概是为了方便蒙诵。今见于嘉庆七年钱侗刊本。④ 严可均(1762-1843)辑。严可均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清代学者。嘉庆五年(1800)举人,官建德教谕。精考古之学,与人同撰《说文长编》、《说文校义》,辑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四录堂类集》,著有《铁桥漫稿》八卷。是书辑自魏征《群书治要》,又证之冈田挺之所辑《孝经郑注》。因《群书治要》仅有孝经十七章,缺《丧亲》章,于经注又有删节。严氏于是遍搜孔颖达《诗正义》、《礼记正义》,贾公彦《仪礼疏》、《周礼疏》,无名氏《公羊疏》,裴骃《史记集解》,刘昭《续汉志注补》,沈约《宋书》,萧子显《齐书》,刘肃《大唐新语》,王溥《唐会要》,甄鸾《五经算术》,虞世南《北堂书抄》,李善《文选注》,徐坚《初学记》,释慧苑《华严经音义》,白孔《六帖》,李昉《太平御览》,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应麟《玉海》所引《孝经郑氏注》,汇而录之,以补魏徵《群书治要》之缺,注明出处,间加按语。是书有严可均前后二序,后序引郑玄自序及郑注。该书最早的版本为《四录堂汇集》本,其后有传抄本、光绪间章寿康式训堂刊本。⑤ 一卷。附补证一卷。日本冈田挺之编辑。清洪颐煊(1765-1833)补证。洪颐煊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官广东新兴知县。著有《读书丛录》、《经典集林》、《诸史考异》等。《孝经郑注》见于知不足斋所刊《古文孝经》。冈田挺之认为中土已得孔传,尚缺郑注,乃从《群书治要》辑得一本。刊成以寄鲍廷博。颐煊《补证》,取冈田本与《释文正义》诸书所引郑注,其同者为之证其出处,其未有出处者存而不论;其《释文正义》诸书所引而冈田本反而略之者,也为之考其有无,补其未备,并据《释文》增入音义。因冈田所辑系草创,疏略尚多,经颐煊摭拾之后,训义粗备。间或亦有未及审择者,如“庶人之孝也”一节,所证不确。该书版本有嘉庆六年(1801)鲍廷博所刊本。

猜你喜欢

  • 石经考辨

    二卷(原刻本)。清冯世瀛撰。世瀛字壶川,别号雪樵,又自称殊无味斋主人。四川人。著有《雪樵经解》、《耕余琐录》诸书。此书卷首略述撰辑缘起。对于历代所刻石经,此书分为汉、魏、晋、北魏、唐、后蜀、北宋国子监

  • 冬集纪程

    一卷。清周广业撰。周广业著有《孟子四考》,已著录。乾隆四十八年(1783)冬,其以举人北上京畿,赴礼部会试,将路程所经,逐日记之。自当年十二月十八日,至四十九年(1784)二月十五日,皆有记述。记程诗

  • 裘文达公集

    二十卷。清裘曰修(1698-1776)撰。裘曰修,字叔度,又字漫士,号渃皋,江西新建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礼、刑、工三部尚书。政绩颇卓。是集有文集六卷,诗集十二卷,奏议一卷,补遗一卷。文集中

  • 西坡类稿

    三十九卷。清宋犖(1634-1713)撰。宋犖字牧仲,号漫堂、西坡。商邱(今属河南)人。宋犖为清初诗文家。有《沧浪小志》。此集共诗二十二卷,词一卷,杂文八卷,奏疏六卷。卷一至卷二十二为诗,卷二十三为词

  • 郑敷文书说

    一卷。宋郑伯熊撰,伯熊字景望,生卒年不详,两浙路永嘉(今属浙江省)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历官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卒谥文肃。考伯熊官秩,不曾直敷文阁,或疑伯熊卒后复

  • 国士懿轨

    十卷。明余养蒙撰。养蒙,临海(今属浙江)人。生卒及事迹不详。该书乃养蒙奉南京都御史耿定力之命而编撰。因当时社会流行专重科目的风气、故养蒙采录历代士子出于太学和以赀郎起家为官的人的事迹,编成此书,上起战

  • 四分律疏

    一卷。唐代释智首(567-635)撰。智首,俗姓皇甫,祖籍安定(今甘肃泾川北),后徙漳滨。初为智旻弟子,后听道洪津律师。玄思历明,通冠群宗。隋定天下,智首随师入关,扶佛教历隋唐两代。在唐初,曾任僧纲。

  • 易经疑问

    十二卷。明姚舜牧(1543~?)撰。舜牧字虞佐,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历任新兴、广昌二县知县。年过六十,撰《五经疑问》,八十以后,又重订《诗》、《礼》二经及此书,其《序》并载

  • 左觿

    一卷。明邵宝(1460-1527)撰。邵宝字国贤,号二泉,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成化甲辰(1484)进士,授许州知州。迁江西提举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其教则以致知力行为本。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 春秋年考

    一卷。自署天畸人。其生平、事迹不详。该书初成于天启甲子(1624),修订于崇祯辛未(1631)。仿《史记·诸侯年表》体例,以年为经,以国为纬,各记载其大事。但较为丛杂、凌乱。今辽宁省图书馆藏有明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