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清张大复撰。其生平见《钓鱼船》条。所谓“快活三”,即三件快活事:贵、富、成仙。《太平广记》说,有四人言志,一人愿贵,欲为扬州太守;一人愿富,欲腰缠十万贯;一人愿成仙,骑鹤升天。一人愿腰缠十万,骑
一卷。《文集》一卷。《补遗》一卷。明柯潜(1423-1473)撰。柯潜,字孟时,号竹岩,福建莆田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第一。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掌院士,教习庶吉士,李东阳皆是受业者。
十卷。明郭秉詹(生卒年不详)书,清叶梦龙(1775-1832)觅工精刻。郭秉詹,字廷执,工于书法,隐居不仕。叶梦龙字仲山,号云谷,南海(今广州)人;叶梦龙喜好书画,结交一时名流,此帖便是承人之托的产物
四卷。宋苏洵(1009-1066)撰。洵字明允,眉山(今四川省乐山市)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及苏辙之父,人称老苏,自号老泉。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通六经百家之
一卷。明吕维祮撰。吕维祮字吉孺,河南新安(今河南新安)人。吕维祺之弟,曾任乐平知县。维祮撰《孝经翼》,意在支持其兄维祺的见解,所说义多精当贴切。如解释“身”与“道”时云“身,动物也,见异而迁,故曰立;
八十卷。清文庆等奉敕编。此书系咸丰帝因协办大学士杜受田的建议,降谕设馆,编纂夷务一书,书成,名曰《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是书所记,自道光十六年(1836年)议禁***,至二十九年(1849年)英人不准进
十二卷。清姚士斌(生卒年不详)刻前八卷,其孙姚学经(生卒年不详)续刻后四卷。姚士斌,字式峰;姚学经,字东樵。皆旌德(今属安徽)人。姚士斌之父姚继韬曾购得米芾大小行楷书迹共八种,打算刻石,但不幸早逝。姚
一卷。清陶方琦(1845-1884)撰。龚道耕(生卒年不详)校补。方琦字子珍,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同治进士,官编修,著《淮南许注异同诂》等。道耕四川成都人,另撰《字林考逸校误》。任大椿《字林考逸》刊
四卷。明江盈科撰。盈科字进士,号绿萝山人。湖广桃源(今属湖南)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四川提学副使。该书乃是采辑明代轶事的一部著作。内容分四纲十六目。一曰四维,分忠、孝、廉、节四目。二曰四
二十卷。明吴鹏(约1538前后在世)撰。吴鹏,字万里,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参议黔中,奉诏谕安南,督理漕河,有政声。后官终工部尚书。著有《飞鸿亭集》。“飞鸿亭”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