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四卷。唐孟浩然(689-740)撰。孟浩然,字浩然,湖北襄阳人。长期隐居故乡鹿门山,吟咏自适。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张九龄辟为荆州从事。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长于五言,尤工五律。所作诗深得李白、杜甫等人称赞。此集为唐人王士源收集浩然遗诗编辑而成。书前有天宝四年(745)王士源序,称“浩然卒于开元二十八年,年五十有二。凡所属缀,就辄毁弃,无复编录,常自叹为文不逮意也。流落既多,篇章散逸。乡里购采,不有其半。敷求四方,往往而获。今集其诗二百一十七首,分为四卷。”又称“诗或缺逸未成,而制思清美,及他人酬赠,咸次而不弃。”又天宝九年(750年)韦滔序,称“增其条目,送上秘府”。据士源序,可知此集收诗共二百六十二首,较原本多四十五首。则为后人窜入者居多。有江苏蒋曾莹家藏本。1954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刻本重印。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巴蜀书社1988年出版今人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

猜你喜欢

  • 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

    一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何御史即何舜宾,因清厘豪强侵占遇害,其子竟杀身以复仇。乡人附祀何氏父子于萧山德惠祠。该祠原祀宋县令杨时和明尚书魏骥。后年久祠圯。移建时,杨、魏入祀,而何氏父子未入。

  • 政余易图说

    六卷。清刘思问撰。思问字裕庵,河北赵县人(原书题庆源人即赵州),雍正举人,官至知县。此书名为《政余易图说》,实则图说仅一卷,余皆经文注释。另外,卷六以下尚有一册,释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不计卷数。自序云

  • 周易惜阴录

    四十六卷。清徐世沐(1635-1717)撰。徐世沐字尔瀚,江苏江阴人。《江南通志》把他列在儒林传中,称他“与陆陇其相契”,而陆陇其的《三鱼堂集》中有徐世沐《四书惜阴录》跋,可能徐世沐也是个讲学家。徐世

  • 太谷县续志

    二卷。清郝应第纂修,郝应第字维三,河北新乐县人。出身举人,顺治十二年(1655)来任太谷县知县,按太谷县志创修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县令乔允升。至顺治九年(1652)知县戴可进莅任后,叹乔允升本

  • 大誓答问评

    一卷。方勇撰。方勇为近代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前面录有龚自珍《大誓答问》二十六条,下面录有评语。此书之评语,多为反驳龚氏之说,如龚自珍认为伏生所传的二十九篇《尚书》中没有《大誓》,方勇则就其说

  • 说文校定本

    二卷。清朱士端(生卒年不详)撰。士端原名效端,字铨甫,宝应(今属江苏)人。朱彬的从子,游高邮王念孙之门,学综群经,尤精小学,于《说文》用力最深。著作除本书外,尚有《说文形声疏证》、《宜禄堂收藏金石记》

  • 周易麈谈

    无卷数。无撰人名氏。朱彝尊《经义考》记载,孙应龙有《周易麈谈》十二卷,可能就是此书。孙应龙字海门,浙江余杭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隰州知州。其书多引先儒语录,排比成文,或标曰“注”,或标曰“

  • 易象数理分解

    八卷。清末谢维岳撰。谢维岳字龙山,邵阳人。作者认为周易有象、数、理三种内涵。对《周易》的诠释也必须象、数、易分解。“易言象者十之五六,言数者十之一二,直言其理者十之七八。不知象数理者,不可与明易。混同

  • 易音

    三卷。《音学五书》之三,清顾炎武撰。是书就《周易》以考求古音。上卷为《彖辞》、《爻辞》;中卷为《彖传》、《象传》;下卷为《系辞》、《文言》、《说卦》、《杂卦》。其音往往与《诗》不同,顾氏皆以为偶用方音

  • 林外野言

    二卷。《补遗》一卷。元郭翼(1305-1364)撰。翼字羲仲。昆山(今属江苏)人。自号东郭生。又称野翁,而名其集为《林外野言》。翼另著有《雪履斋笔记》。翼学识渊博,终生不得志,故偃蹇学官,刻意于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