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富顺县志

富顺县志

①五卷首一卷,清李芝、段玉裁等纂修。李芝,邑人。段玉载,金坛人,曾任富顺县知县,著述甚多。富顺县旧有志,然多阙漏,体例亦乖陋。段玉裁任县令后,属李芝网罗缺佚,亲自纂辑,遂成兹编。《富顺县志》光绪八年(1882)重刻乾隆四十二年(1777)本,共五卷首一卷。卷首一序,残缺无从考。次为明万历九年邑人熊敦朴序,次万历四十四年训导胡效双序,次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叙州知州何源浚序,次乾隆二十五年(1760)熊葵向序。正文分为:卷一,建置、疆域、城池、治署、山川上。卷二,山川下、古迹、田赋、户口、盐政、里镇、风俗、防汛、坊表、坟墓、学校。卷三,坛庙、官师、宦迹。卷四,科第、乡贤上。卷五,乡贤下、孝义、文苑、列女、祥异、外纪。此志考据精审,文笔流畅。其削去天文及诸家题咏,依《吴郡志》例,散见于各类目。惟不绘图,且不载物产,似欠允当。此本为光绪间陈锡兑重刊,每卷有“署知县金坛段玉裁纂辑”十字。② 三十八卷,清罗廷权、吴鼎立修,吕上珍纂。吴鼎立,曾任富顺县知县。吕上珍,教谕。乾隆二十四年(1759)县令段玉裁重修志后,道光六年(1826)县令宋廷桢又再修,兹编则为续道光宋志而作。《富顺县志》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段玉裁所修志颇有名于当时,与《武功志》、《朝邑志》并为学人所称道。然此志分门别类,率依通行条例,适与段志相戾,亦别具见识。文笔固平平,而于盐法等记载特详,尚有一定参考价值。③ 十七卷首一卷。彭文治等修,卢庆家等纂。彭文治,邑人,名士。卢庆家,蜀中学界名流。《富顺县志》民国二十年(1931)刻本,全书十七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建置。卷二,仓储。卷三,方域。卷四,庙坛。卷五,食货。卷六,学校。卷七,礼俗。卷八,兵防。卷九,官师。卷十四,选举。卷十一,人物上。卷十二,人物下。卷十三,人物列女上。卷十四,人物列女下。卷十五,艺文。卷十六,杂异。卷十七,叙录。此志历十载而成,宋、陈二人又皆为蜀中名宿,故兹编刊行后,轰动一时。其中仓储、庙坛、盐引、砦堡、防御、官师、选举、人物各表之精密详晰,举足为法。综观全书,纲举目张,类目疏而不漏,内容繁而不芜,不愧为四川县志楷式。

猜你喜欢

  • 武夷游咏

    一卷。明田汝成、蔡汝楠(1515-1565)同撰。田汝成,字叔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员外迁礼部郎中。蔡汝楠,字子木,号白石,德清(今属浙江)

  • 中庸顺讲

    一卷。清丛秉肃(详见《大学顺讲》)撰。是书都依《章句》,循文敷衍,不参他说,也别无申发阐明,与所著《大学顺讲》相同。《中庸》三十三章,与《大学》相比,较为散碎。秉肃条分缕析,穿成一线,颇为用心。然是书

  • 春秋诸传会通

    二十四卷。李廉(生卒不详)撰。李廉字行简,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元代经学家。李廉于元至正二年以《春秋》举于乡,进士及第后仍闭门著书,后官信丰令、遇寇乱而死。此书属集注汇编性质。《自序》云:“先《左氏

  • 易笺

    八卷。清陈法撰。陈法字定斋,贵州安平(今平坝)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官至直隶大名道。乾隆十年(1745)因河决陈家浦,引咎自劾,革职发军台效力。后放归,主讲贵山书院十八年。此书系其居军台时

  • 陶朱新录

    一卷。宋马纯撰,生卒年不详。马纯字子约,自号朴徽翁,单州武城(今河北武城)人,绍兴中为江西漕使,隆兴初以太中大夫致仕,居越之陶朱乡,搜集见闻著此书,故名曰《陶朱新录》。此书自宋以来史志及各家书目均不载

  • 农务化学问答

    二卷。英国仲斯敦(生卒年不详)撰。英国秀耀春口译,清范熙庸笔述。仲斯敦生平不详。《农务化学问答》采用问答形式,论述了植物、土壤、动物之间的关系,植物、土壤、肥料的性质,植物施用肥料的选择,肥料的制造方

  • 忠节录

    六卷。明张朝瑞撰。朝瑞字子祯,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南京鸿胪寺卿。先是,有宋端仪《革除录》、郎瑛《萃忠集》等17家记载明初逊国诸臣的事迹,但此类著作互有

  • 嵇康圣贤高士传

    一卷。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载:《圣贤高士传赞》三卷,嵇康撰,周续之注。《晋书·稽康传》载:上古以来高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宋书·周续之传》载:常以嵇康《高士传》得出处之美,因为之注

  • 闽中十子诗

    三十卷。明袁表(生卒年不详)、马荧(生卒年不详)合编。袁表字景从,荧字用昭,皆福州人。表官临州通判,为人耿介,曾以事忤权贵入狱,人叹其直,长于歌诗,有《江南春集》。此书为明诗总集,为袁表、马荧于万历四

  • 中观论疏

    二十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中观论疏》是注解《中观论》的经注书。续藏经本作二十卷,金陵刻经处刻本汇入论文,作二十六卷。《中观论》亦称《中论》,是印度僧人龙树所著,为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