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少广正负术

少广正负术

内篇三卷外篇三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孔广森字众仲,号撝约,又号轩,曲阜人。他是孔继涵侄子,曾师从戴震。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官翰林,在内府得见王孝通《缉古算法》,秦九韶《数书九章》,李冶《益古演段》、《测圆海镜》各书,由此学习中算,著有《少广正负术》内外篇六卷、《勾股杂题》、《割圆弧矢术》、《新设三角形》,均收入《轩所著书》中。另有手校《测圆海镜》十二卷。《少广正负术》内篇论高次方程解法,仅立方就有“带从立方”(如x3+20x2-84x=3600,x=12),“减从立方”(如x3-82x2+900x=720,x=12),“负隅立方”(如-x3-7x2+468x=2880,x=12),“连枝隅立方”(如-2x3+9x2+225x=900,x=12)。他说,正负方廉十三种,皆可带连枝隅法。《少广正负术》外篇为解高次方程应用问题。外篇上称:“密弧求法,宣城御史大夫梅公书中尝载焉。至其弧背弦矢互求,亦各有乘除之法,世则罕有传者,广森幸得闻之于灵台郎陈君际新”,并记载四个公式“弦求弧背”、“矢求弧背”、“弧背求矢”、“弧背求弦”,为“杜氏九术”中最为基本的公式。当代中算史家钱宝琮评价孔广森:“他钻研过秦九韶、李冶的著作,但对于增乘开方法和天元术毫无心得,他的《少广正负术》是不能起推陈出新的作用的。”(《中国数学史》)该书版本有《轩所著书》本,现藏浙江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指海》本,《翠琅玕馆丛书》本,《藏修堂丛书》本,后三种北京图书馆所藏;《古今算学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蓉山集

    十六卷。明董燧撰。生卒年不详。董燧字兆时,号蓉山。临川(今江西)人。嘉靖十年(1531年)举人。官至南京刑部郎中。燧少从王艮、聂豹讲良知之学。此集自首卷至六卷皆其问答会语,七卷至十卷为诗,十一卷至十六

  • 孝经义疏

    不分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原籍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学者。官至漕运、湖广、两广以及云贵总督,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曾师从焦循、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等著名学者。

  • 海上花列传

    又名《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清韩邦庆(1856-1894)撰。韩邦庆字子云,号太仙,别署大一山人,江苏松江(今上海松江)人。自幼随父亲居于北京,后南归应科举,中秀才后多次考举人不第,一度曾在河

  • 学古堂诗集

    六卷。清沈季友(1652-1698)撰。沈季友,字客子,平湖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副榜贡生。沈季友为陆葇之婿,与汪琬、毛奇龄以诗相唱和,毛奇龄以“才子”待之。此集一至三卷为《南旋集》,四至六卷为

  • 巢经巢遗稿

    四卷。清郑珍(1806-1864)撰。郑珍字子尹。号柴翁,又号巢经巢主人,子午山孩,晚号小礼堂主人、五尺道人,别署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以大选二等选荔波训导。同治二年,特旨以知县分发江

  • 资治通鉴后编

    一百八十四卷。清徐乾学(1631-1694)撰。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今属江苏)人。康熙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左都御史、累官至内阁学士、刑部尚书。受舅父顾炎武影响,为学具有端绪

  • 雉舟酬唱集

    一卷。清杨恩寿(1835-1891)、越南裴文祖撰。杨恩寿字鹤俦,号蓬海,又作朋海,别署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咸丰八年(1858)优贡生。同治元年(1862)受湖南郴州知州魏镜余之聘,在府中充任教席。二

  • 毛诗名物略

    四卷。清朱桓(约1697-1763)撰。桓字勖为,又字拙存,浯村(今江苏宜兴)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八旗志》书馆纂修。乾隆三年(1738)充顺天乡试同考官,

  • 佘山诗话

    三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撰。是书别无传本,唯《学海类编》载收。其文皆摘自陈继儒“他说部”而成,恐怕并非其原来之书。其中如以展子虔为大李将军之师。大李将军为唐开元中李思训,展子虔为北齐人。疏

  • 贺新郎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