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忠孝

忠孝

天下皆以孝悌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是以有弑君,有曲父,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夫所谓名君者,能畜其臣者也;所谓贤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今尧自以为明而不能以畜舜,舜自以为贤而不能以戴尧、汤武自以为义而弑其君长,此明君且常与,而贤臣且常取也。故至今为人子者有取其父之家,为人臣者有取其君之国者矣。父而让子,君而让臣,此非所以定为一教之道也。臣之所闻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今夫上贤任智无常,逆道也,而天下常以为治,是故田氏夺吕氏于齐,戴氏夺子氏于宋。此皆贤且智也,岂愚且不肖乎?是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

记曰:“舜见瞽叟,其容造焉。”孔子曰:“当是时也,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也。然则有道者进不得为臣主,退不得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贤臣者,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今有贤子而不为父,则父子处家也苦;有贤臣而不为君,则君之处位也危。然则父有贤子,君有贤臣,适足以为害耳,岂得利焉哉!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亲”:今舜以贤取君之国,而汤武以义放弑其君,此皆以贤而危主者也,而天下贤之。古之烈士,进不臣君,退不为家,是进则非其君,退则非其亲者也。且夫进不臣君,退不为家,乱世绝嗣之道也。是故贤尧、舜、汤、武而是烈士,天下之乱术也。瞽叟为舜父,而舜放之;象为舜弟,而杀之。放父杀弟,不可谓仁,妻帝二女而取天下,不可谓义;仁义无有,不可谓明。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信若诗之言也,是舜出则臣其君,入则臣其父,妾其母,妻其主女也。故烈士内不为家,乱世绝嗣,而外矫于君,朽骨烂肉,施于土地,流于川谷,不避蹈水火,使天下从而效之,是天下遍死而愿夭也;此皆释世而不治是也。世之所为烈士者,虽众独行,取异于人,为恬淡之学,而理恍惚之言。臣以为恬淡,无用之教也;恍惚,无法之言也。言出于无法,教出于无用者,天下谓之察。臣以为人生必事君养亲,事君养亲不可以恬淡;之人必以言,论忠信法术,言论忠信法术不可以恍惚。恍惚之言,恬淡之学,天下之惑术也。孝子之事父也,非竞取父之家也;忠臣之事君也,非竟取君之国也。夫为人子而常誉他人之亲曰:“某子之亲,夜寝早起,强力生财,以养子孙臣妾。”是诽谤其亲者也。为人臣常誉先王之德厚而愿之,是诽谤其君者也。非其亲者,知谓之不孝,而非其君者,天下贤之,此所以乱也。故人臣毋称尧舜之贤,毋誉汤武之伐,毋言烈士之高,尽力守法,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

古者黔首悗密蠢愚,故可以虚名取也。今民儇智慧,欲自用,不听上。上必且劝之以赏,然后可进;又且谓之以罚,然后不敢退。而世皆曰:“许由让天下,赏不足以劝;盗跖犯刑赴难,罚不足以禁。”臣曰:“未有天下而无以天下为者,许由是也;已有天下而无以天下为者,尧舜是也。毁廉求财,犯刑趋利,忘身之死者,跖盗是也。此二者,殆物也。治国用民之道也,不以此二者为量。治也者,治常者也;道也者,道常者也。殆物妙言,治之害也。天下太平之士,不可以赏劝也;天下太平之士,不可以刑禁也。然为下士不设刑,则治国用民之道失矣。

故世人多不言国法而言从横,诸侯言从者曰:“横成必王。”山东之言“从横”,未尝一日而止也,然而功名不成,霸王不立者,虚言所以成治也。王者独行谓之王,是以三王不务离合,而止五霸不待从横,察治内以裁外而已矣。

猜你喜欢

  • 宪世编

    六卷。明唐鹤征(1538-1619)撰。唐鹤征字文卿,号凝庵,武进(江苏常州)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南京太常等职。后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他自九流百家,天

  • 进修录

    三卷。明冯渠(生卒年不详)撰。冯渠,字谦川,新城(今江西新城县)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此书三卷,全规仿《论语》之文,又仿《论语》分为二十篇。属王通《中说》之类。

  • 山东盐法续增备考

    六卷。不著撰人名氏。卷首有恩锡序,恩锡,正黄旗满洲荫生,同治时任山东盐运使,后官至江苏布政使,历置江苏巡抚漕运总督。是书卷一为盛典,豁免赏需及嘉庆十三年(1808)后捐输河工军需各案。卷二上为优恤九案

  • 广东夷务通商事宜

    不分卷。清伊里布(1772-1843)撰。伊里布,字莘农,爱新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战争中投降派。嘉庆进士。历任陕西、山东、云南巡抚。后任云贵总督、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是书为伊里布等任职边务的官

  • 周庄镇志

    六卷,首一卷。清陶煦纂。周庄亦名贞丰里,元和县一隅,在苏州府城东南六十里,西南接吴江,东接松江青浦。此镇为明富人沈万三之故居,旧系村落,自沈氏始辟为镇。此志六卷,首一卷:卷一界域、水道、胜迹、物产;卷

  • 明代千遗民诗咏

    十卷。二编十卷。清张其洤撰。生卒年未详。张其洤字豫泉,广东东莞人。此书取无锡孙静庵《明遗民录》、《九龙真逸胜朝粤东遗民录》等书,所录遗民,各系以诗,其门人祁垣为之注,取材既不甚广,所注又未见出处。遗民

  • 删订来氏易注象数图说

    二卷。清张恩霨撰。张恩霨字慈光,曾官永定河南岸同知。明来知德著《周易集注》十六卷。其卷首卷末附图甚多。张氏以为这些图驳杂不纯。因而对其重新删订,只取其中三十四图,引录部分图说,编成此书,并于上注眉批,

  • 唐诗鼓吹笺注

    十卷。金元好问(1190-1257)编。清钱朝鼒、王俊臣注。王清臣、陆贻典笺。钱朝鼒,字次鼎,王俊臣,字子吁,王清臣,字子清,陆贻典,字敕先,均为江苏常熟人。《唐诗鼓吹》旧有郝天挺注。明万历七年(15

  • 史汉文统

    十五卷。明童养正(生卒年不详)编。童养正字圣功,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是集序称丙子,凡例称竣于乙亥,均不著年号。卷端有王思任鉴定字,凡例中又称张采,则为崇祯八年(1635)、九年。凡“史记统”五卷,为

  • 何氏公羊解诂三十论

    三卷。清廖平(详见《四益易说》)撰。他在写了《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后,想改注《春秋公羊传》。他认为,清代学者刘逢禄《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所言多为小节,而且间或引据其他二传以乱何休之义。因此他综括何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