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敬所文集

敬所文集

三十卷。明王宗沐(1523~1591)撰。王宗沐,字新甫,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嘉靖进士。授刑部主事,提升任用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洞书院,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迁刑部左侍郎,以京察拾遗而罢归。谥襄裕。著有《敬所文集》、《海运详考》。王宗沐有《海运详考》。是集凡三十卷。分为内、别、外三编。《内编》包括一至十卷,皆为序、颂、书启之类;《别编》包括十一至二十卷皆为诗、论、碑、赋、说、传、书后、约、策、问、祭文、行状、名志之属;《外编》,包括二十一卷至三十卷,为奏、疏、杂著、文移。据《明史·艺文志》载:王宗沐奏疏四卷,文集三十卷。此本仅《文集》30卷,奏疏亦在其内。卷首题门人张位选集。黄宗羲称“敬所潜心理学,充之而为经济,皆有根本,故其文精悍之气,出于纸上,悦之绣,瞠乎其后矣”(《明文授读》)。其诗学初唐,亦较清丽,但佳作甚微。有万历年间刻本存世。

猜你喜欢

  • 石经考异

    二卷(杭氏七种本)。清杭世骏(1698-1773)撰。世骏字大宗,号堇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雍正二年举人,乾隆元年召试鸿词,授编修,改御史。此书为补顾炎武《石经考》而作。顾氏依照《隋书·经籍志》

  • 四书闲笔讲义

    四卷。无名氏撰。是书卷一为《大学》、《中庸》,卷二至三为《论语》,卷四为《孟子》。就四书中指一句、一节或一章,以俗语说之。理所不能达者,设譬以达之。有甚切者,也有泛滥而不当者。说“天命之谓性”句最详,

  • 伊川诗解

    一卷。宋程颐(1033-1107)撰。程颐有《易传》四卷,已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伊川诗说》二卷,朱彝尊《经义考》从之,盖《诗说》、《诗解》乃一书也。后人将此书与程氏他书合编一帙,以《程氏经

  • 说文广义

    三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此书奉六书为宗,以广《说文》之义。部次以《集韵》为序,始于东终于甲,与程德洽《说文广义》略同。不同的是,旨在发明字的本义,对《说文》之篆体则置而不论。有义无字,

  • 史学正藏

    五卷,清宋士宗撰。宋士宗,字司秩,号昆圃,星子(今江西星子县)人,雍正四年(1726)举人,官南丰教谕,有《史学正藏》、《学统存》等。《史学正藏》一书上自三皇,下讫昭烈,对其间史事进行论断,共著成二百

  • 藤香馆词

    一卷。清薛时雨(1818-1885)撰。时雨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咸丰进士,知嘉庆县,授杭州知府。罢官后,主讲崇文书院。旋改主江宁尊经、惜阴书院。筑室曰“薛庐”。才思超迈,长于诗

  • 藏园诗钞

    不分卷。清游智开(1816-?)撰。游智开字子岱。湖南新化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由拣选知县,历官至广西布政使。同治四年(1865)署和州知州。游智开居官勤慎,清政廉平。其为政问民疾苦,治化大行

  • 韵学通指

    一卷。清毛先舒撰。先舒生平见“声韵丛说”。是编与紫绍炳《古韵通》相近,皆引据古籍考辨古韵分合之作。所论有甚是者,如谓“风”字可以入侵韵,非东韵之字全可入侵;“舒”字可以入支韵,非鱼韵之字全可入支;又如

  • 左传分国纪事本末

    十六卷。清张问达(详见《易经辨疑》)撰。此本为传抄本,共十六卷,大体上仿宋人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体例,将《左传》之文,分国类聚,每事为一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事件的始末。首为《周天王传》,以下依次为

  • 坚白室诗草

    一卷。清言有章(生卒年不详)撰。言有章字謇博,江苏常熟人,寄籍宛平(北京丰台),光绪优贡。官至河南新安县知县,历署虞城、襄城,获嘉诸邑。著有《坚白室诗草》、《诗集》。此集是言有章死后,由其弟言敦源拾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