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句解

春秋左传句解

① 三十五卷。宋朱申(详见《周礼句解》)撰。该书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九一著录作《春秋左传节解》、《春秋左传详节》,今存明刻本又作《春秋左传详节句解》、《音点春秋左传详节句解》。该书只解释《左传》,而不释《春秋》经文。对《左传》中所载一事始末别有所本的,都附注于后。对《左传》之文略有删节。该书今存明初刻本及明万历刻本。② 三十卷。宋林尧叟撰。尧叟字唐翁,梅溪(今属福建省)人,生平始末不详。此书不见于《宋史·艺文志》。清代学者朱彝尊《经义考》著录《春秋左传句解》四十卷,而是编为三十卷,为明刊本。《经义考》引郑玥之言曰,崇祯中杭州书坊取林尧叟之书合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刊行之,则明末坊间对林尧叟之书每多删削,是编已非其旧。今考此书解经都依杜预古注,并采录南宋陈傅良之说,间亦自出新意,以推阐经旨。大抵随句笺释,故以《句解》为名。此书虽不如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简奥,但对杜注有所补充。又,林尧叟此书,明人王道祐、赵如源将它与杜预《集解》合编在一起,成《左传杜林合注》五十卷,或删杜以就林,或移林以就杜,杜尧叟的原书遂湮没无闻,清修《四库全书》也只收《左传杜林合注》。是编虽刻于晚明,已非林尧叟原书之旧,但只存林注,使我们大体可以窥见它的原貌。此书今有明刊本。

猜你喜欢

  • 春秋集注

    十一卷。纲领一卷。张洽(1161-1227)撰。张洽字元德,清江(今属江西)人,宋代著名经学家。张洽曾在朱熹门下研习六经传注,皆能究其指归。嘉定进士,历任袁州司理参军、知永新县、池州通判,皆有善政,官

  • 拘虚晤言

    一卷。明陈沂(详见《维桢录》条)撰。此书皆为陈沂所著杂说之文,一卷,分三十四条,二千余字。其体例有些近似连珠体,先取两事排比成句,作为比喻,而后阐明其寓意,即不用韵,也不注意修辞,语言朴素、浅显,通俗

  • 周易辑说明解

    四卷。旧本题宋冯椅(详见《厚斋易学》)撰。四库馆臣认为该书当为《厚斋易学》的别行伪本。其考证说:冯椅原书,《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此本卷数悬殊。这是不相合的第一点。又朱彝尊《经义考》引《中兴艺文志》

  • 垒字编

    一卷。清汪汲(生卒年不详)撰。汪汲字葵田,著有《韵府纪字》、《事物会原》、《汇集经验方》、《乐府标原》、《宫调总论》等。是书专录垒体之字,依《康熙字典》分部,以笔画多少为序。惟所收之字专尚新奇,多不可

  • 菩提棒

    一卷。清陈德荣(清初人,生卒年未详)撰。陈德荣字廷彦,渥城(今属河北新安)人。杂剧《菩提棒》共五出,取材于《情史·小青传》,而出入较大。明徐士俊《春波影来集》有杂剧《挑灯》亦演小青事。《菩提棒》第一出

  • 经韵楼丛书

    九种,一百一十卷。清段玉裁撰。经韵楼为段氏书室名。该丛书收《经韵楼集》十二卷、《仪礼汉读考》一卷、《古文尚书撰异》一卷、《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三十卷、《周礼汉读考》六卷、《春秋左氏古经》十二卷附《五十

  • 湖口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宋庚等修,洪宗训等纂。宋庚,江苏溧阳人,进士出身,嘉庆二十二年(1817)任湖口知县。洪宗训,邑人,举人出身。湖口县志,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沈诏创修;崇祯十一年(1638)再

  • 周礼摘笺

    五卷。清李调元(1734-?)撰。调元另有《易古文》,已著录。李氏认为《周礼》乃“古周官底簿”,其自序称,曾作《周礼笺》,“复以其余,摘取注中经文互异之字而笺之”,而成此书。李氏又说,过去人们对《周礼

  • 唐书直笔

    四卷,宋吕夏卿(1018?-1070)撰。吕夏卿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字缙叔,庆历间举进士,长于史学,尤熟悉唐代史事。皇祐元年(1049年),调充编修官,预修《新唐书》,他博采传记杂说数百家,折衷

  • 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

    一卷。不著撰人。《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的内容有五,一是列晋代僧睿、僧显,宋代僧人慧崇、慧通,后周僧宝、玄景等人往生西方之事。二是列述唐代释道绰禅师撰《安乐集》。道绰自隋大业五年(609)废讲,专弘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