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园二编
十八卷。清罗人琮(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罗人琮,字宗玉,号紫萝,湖南桃源(今湖南桃源县)人,字宗玉,号紫萝,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平日家居言行严格遵循儒家要求,为乡人所称道。本集是人琮自定,自云二编,因尚有初刻《最古园集》二十四卷,然其初刻至今未见。此集诗文大抵以才气用事,曼延纵横,气势磅礴。有清木刻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十八卷。清罗人琮(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罗人琮,字宗玉,号紫萝,湖南桃源(今湖南桃源县)人,字宗玉,号紫萝,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平日家居言行严格遵循儒家要求,为乡人所称道。本集是人琮自定,自云二编,因尚有初刻《最古园集》二十四卷,然其初刻至今未见。此集诗文大抵以才气用事,曼延纵横,气势磅礴。有清木刻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见《古画品录》。
十卷。清俞蛟撰。俞蛟字青源,号梦厂,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嘉庆间在世。该书为笔记小说,前载嘉庆六年(1801)自序云:自弱冠来漫游四方,“固摭见闻登简帙”,集成该书。书分类编次,有“
① 一卷。清范尔梅(详见《大学札记》)撰。是书语句虽简,然时晓妙谛。谓“喜怒哀乐”句,为延平先生得力处。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一章,为姚江之学所本。谓“子路问强”一章,为孔门一卷《金刚经》。谓“鬼神之
二卷。明王一槐(生卒年不详)撰。王一槐,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明万历末官临淄县知县。此书即是王一槐在临淄任官时所作。内容皆为辨证经史之言,书首有自序,谓书之朽墙,敛之唾壶,满而册脱,因以名焉。其中如
一百零二卷。清曾廉(1857-?)撰。廉字伯隅,湖南黔阳人。光绪举人。曾在家乡办爱莲书院。政治上反对戊戌变法。此书以《元史新编》为蓝本,讲究所谓“春秋之义”,认为文义可以错而歧,是非不可曲而淆。计本纪
十卷。《附录》二卷。明张选撰。张选字舜举,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萧山知县,擢户科给事中。官至通政司参议。著有《张静思文集》。事迹具明史本传。此集共十卷。乃其曾孙缵曾所编。
二卷。清刘一明撰。刘一明自号栖云山素朴老叟悟元子。史传不载栖云山座落何省,亦不记刘一明及其号,故不详其爵里平生。《丹经》万卷,堪称巨帙,然皆象言。象言者,以图象示人,不明言、不直言,取象演示。其图象或
一卷。明董沄(1457-1533)撰。董沄,字复宗,一字子寿,号罗石,浙江海盐人。以能诗而闻于江湖间。明嘉靖二年甲申(1524年),沄年六十八,始游会稽从王守仁讲学。诗友或阻之,沄曰:“吾从吾所好耳。
即《建资以来系年要录》。
上下册、九章。张世禄著。是书从整个文化发展角度,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叙述阐发了音韵学产生发展的历史。从古代文字的表音方法,周、汉间的声训和直音注音法一直到近代“国音字母”的产生;从《切韵》到《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