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次山集

次山集

十二卷。唐元结(719-772)撰。元结字次山,号猗玗子、浪士、聱叟、漫叟、漫郎、渔者、酒徒漫叟,鲁山(今属河南)人。少不羁,年十七,乃折节向学,师事从兄元德秀。天宝十三年(754)进士。擢为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又进水部员外郎,佐荆南节度使,道州刺史,进授容管经略使,身谕蛮家,绥定诸州,民乐其教,立碑颂德。著有《元子》、《文编》、《琦玗子》等。此书据内府藏本收录,共十二卷,由陈继儒(眉公)、吴震元(长卿)、王时敏(逊之)同校。元结之诗注重反映百姓疾苦,斥责官吏征敛无度,有相当高的认识价值。然其过分否定声律辞采,有意不写律诗,其古诗也少有风采。杜甫曾赞其诗“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同元使君春陵行》)。其文全用散体,不涉骈丽,亦多讽刺时政之作。高似孙评论说:“文章奇古,不蹈袭。”但元结所著之书今皆不传,惟此本存世,而书名、卷数皆不合。盖后人摭拾散佚而成编,并非旧本。现存有明刊本;明正德十二年(1517)湛若水校本;《四部丛刊》即据此影印,为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本。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藏本。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今人孙望以明本为底本,新编《元次山集》十卷本。

猜你喜欢

  • 米海岳画史

    见《画史》。

  • 春秋意林

    二卷。宋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体裁类似经义、史论。所论虽为《春秋》经传,实则多寓借古喻今,针砭时事之意。故《四库提要》称此书“其间正名分、别嫌疑、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亦颇不少”。但此书艰涩

  • 睿养图说

    无卷数。明杨观光(生卒年不详)撰。杨观光,字用宾,招远(今山东省招远县)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少詹事。杨观光有文采,善画山水。此书是他任赞善时给太子所进的书。以《唐六典》所载东宫官制:“赞

  • 诗说标新

    二卷。近人狄郁撰。狄郁生平籍贯不详。书名为标新,实则了无新意,且有一些常识性错误,如其责诗三百篇无诗题,以为古人有题而后有诗,或诗成必标举题目。只此一端即可见其识见之浅溥。此书有1916年印本。

  • 毛诗鸟兽草木考

    ① 二十卷。明吴雨撰。雨自题只称闽郡人,不知隶籍何县。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为其同郡徐所编次。鸟考三卷,兽考一卷,虫考二卷,麟考一卷,草考四卷,谷考一卷,木考一卷,以天文考二卷结尾。惟不考地理。或因

  • 刘舍人遗集

    四卷。清刘子雄(1857-1889)撰。刘子雄,字健卿,德阳(今属四川省)人,光绪优贡,举人,授内阁中书舍人。曾就读于王闿运门下。颇得张之洞的赏识,著有《刘舍人遗集》。是集为刘子雄诗文别集,凡四卷,卷

  • 尚书考异

    五卷。明梅鷟(详见《古易考原》)撰。《尚书》有今、古文之分,由汉儒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系用当时通行文字(隶书)书写而成,因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自壁中得《尚书》四十五篇,系

  • 两晋南北奇谈

    六卷。明主涣撰。涣字时霖,号毅斋,象山(今浙江省象山县)人,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官至御史,著有《墨池手录》三卷,生卒年不详。《两晋南北奇谈》摘录《晋书》以下八史中琐语杂事、汇编成书。现存明刻本

  • 周礼会通

    六卷。清胡翘元撰。翘元系江西乐平县(今属江西)人,乾隆辛巳(1761)进士,官至山东学政。事迹具《江西通志》本传。书凡六卷,天、地、春、夏、秋五官及《考工记》各为一卷。每卷之前,均有总论,对叙官次第发

  • 茶录

    二卷。宋蔡襄(1012-1067)撰。蔡襄,字君谟,谥忠惠,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县)人,一作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天圣八年进士,曾任福州、泉州、杭州知州,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工书法,人称当时第一。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