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真集校本

清真集校本

二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郑文焯,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大鹤山人、冷红词客,正黄旗汉军籍,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尝自称山东人,如词集《瘦碧词》自著“高密郑文焯”,词集《比竹余音》自著“北海郑文焯”。出生于世代仕宦之家,青少年时期曾随其父宦游山西和陕西一带,享受富贵公子的生活。大约二十岁前后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的急剧转变。光绪元年(1875)中举,曾任内阁中书。因多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进取,弃官南游,旅居苏州。曾为江苏巡抚之幕宾。入民国,以清朝遗老自居,先后谢绝过清史馆和北京大学之聘,而以行医卖画自给。郑文焯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而以词人称著于世,人称晚清四大词人之一。俞樾评其词曰:“郑小坡孝廉精于词律,深明管弦声数之异同,上以考燕乐之旧谱。姜白石自制曲其字旁所记音拍,皆能以意通之。余尝戏谓君真得不传之秘于遗文者。乃其所为词又何其清丽婉约而情文相生欤?如〔绕佛阁〕、〔寿楼春〕诸调皆不易作,而诵之抑扬顿挫,沨沨移人,岂非深于律而又工于词者乎!”(《〈瘦碧词〉序》)。著有《说文引群说故》、《大鹤山人诗集》、词集《瘦碧词》、《冷红词》、《比竹余音》、《苕雅余集》和词论《词源斠坦》等。其大部分著作曾合刊为《大鹤山人全书》。此书校订宋周邦彦集,次第补遗,全依汲古阁本,词句异文,则择善而从。校语分列各词之后。正文大字,校语则双行小字。附《清真词校后录要》一文。其论宋元本题号之先后,宋元本篇目之多寡,宋元本体例之出入,周邦彦之身世,皆博极群书,考证详核。其间亦有可疑者,如〔瑞龙吟〕云:“前度刘郎重到”。文焯谓“度”字是短拍。然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诸家,均未和此韵,而梦窗又不叶,宫谱久亡。文焯之言,终难信之。相类之处亦有,但均为小疵,不足以掩全书之美。《清真词集》自以文焯所校为佳,即在清代校订词集之中,亦当以此为最精。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猜你喜欢

  • 兼明书

    五卷。唐五代时邱光庭(生卒年不详)撰。邱光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曾官至太学博士,与著名诗人罗隐交往密切。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兼明书》共十二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今本五卷,可能为后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六卷。明李中梓(详见《内经知要》)。此书为本草类著作,为李氏博采诸家本草之长,结合临床经验,于崇祯二年(1629)撰成。全书共分金石、果、谷、草、木、菜、人、禽兽、虫鱼九部,载药三百二十三种。金石部为

  • 梦林玄解

    三十四卷。明陈士元(详见《易象钩解》)撰,何栋如(详见《明祖四大法》)增广重辑。书前凡例云:是书在宋景玦间名《圆梦秘策》,为晋葛洪原本,而宋邵雍辑之者。其说不可考知,或为术家伪托之词。全书分梦占二十六

  • 日本考

    五卷。李言恭、郝杰编撰。李言恭,字惟寅,号青莲居士。岐阳武靖王文忠之裔,盱眙人。万历三年袭爵临淮侯,守备南京。郝杰(1530-1600),字彦辅,号少泉。蔚州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行人,

  • 临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杨飞熊修,崔鹤龄、李思豫纂。杨飞熊字渭符,号璜溪,江苏淮安县人,出身举人,曾充内廷教习,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临县知县。崔鹤龄,邑人,候补内阁中书。临县自古以来为征战之地,明末李自

  • 端简文集

    十二卷。明郑晓(1499-1566)撰。郑晓生平见《古言》二卷辞目。有《禹贡图说》,此编第一卷为说经,第二卷为诗,第三卷至第八卷为杂文,第九卷至十二卷为奏疏。在奏疏中又分三类。首淮扬、次兵部、再次刑部

  • 政监

    三十二卷,明夏寅(生卒年不详)撰。夏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正统年间考取进士,授为南京吏部主事,累进浙江右参政、山东右布政使,于弘治初年辞官归家。夏寅历仕数十年从未淹屈降志,《明史》载其“

  • 应山县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宗元、朱荣实、周道源修,吴天锡等纂。刘宗元,字善长,河南商邱人,官应山知县。朱荣实,字秋园,安徽泾县人,举人。周道源,字镇廷,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举人,二人先后继

  • 论语类考

    二十卷。明陈士元著。陈士元事详《易象钩解》条。该书考证《论语》名物典故,分天象、时令、封国、邑名、地域、田则、官职、人物、礼仪、乐制、兵法、宫室、饮食、车乘、冠服、器具、鸟兽、草木十八门,又各系子目,

  • 垫江县志

    十卷,清谢必鉴修,李炳虚纂。谢必鉴,曾任垫江县知县。李炳虚,教谕。垫江县志,创修于乾隆十一年(1746)县令丁廷。嘉庆间董承熙续之。道光八年(1828)县令夏梦鲤重修,咸丰八年(1858)县令钱涛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