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通读

礼记通读

一卷。清杨履晋(生卒年不详)撰。善佺校。履晋,字康侯,山西忻州(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由刑部郎中,外任湖南宝庆府知府。善佺,号芝樵,姓必禄氏,镶白旗满洲举人,任法部右参议。《礼记通读》卷首有光绪二十九年荣庆、三十年葛宝华、宣统三年舒穆、鲁崇芳序,及王仁堪《书札》,并撰有自拟例言八则。卷末有自序。闽县王仁堪管理镶红旗官学时,邀履晋共治学官事物。王氏一日对履晋说:“诸生读六经者颇有,惟能通音读者卒鲜,且讹音杂字不可枚举,而于礼经尤甚。曷思所以救正之。”于是履晋取陆德明《经典释文》,先摘出《戴记》若干条,略加注解,在体例上稍加变通,非涉假借者不录。首引《注疏》(郑玄注孔颖达疏)、《释文》为正,兼存陈氏《集说》,并采钦定《义疏》,于各书注解择善而从,有己意所及,亦以按语别之录记于后。于此而撰成《礼记通读》一卷。岁次庚子,都门突遭兵燹,履晋住所,文物尽失。一日,履晋于故纸堆中,偶捡得此稿,便付之排印藏于家塾,以为读《礼记》抛砖引玉之用。此已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正月。篇中所解经字,悉以二字标题,并仿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各本异同加〇例,于经字读为某字者,皆用〇。有两读者则用〇△,使读者一览而得其要领。如《曲礼》“敖不可长”句;敖字下标〇,注云“敖读为傲”。《释文》“敖、慢也。”履晋于后按:傲正字,敖假借字。后文体例皆类此。又如“供给鬼神”句注“供给”之“供”字,“共”下标〇△,注云,“共读为供。《释义》本或作供,依同音假借,又省借,《集说》作供。”履晋是书以《经典释文》音读释《礼记》经文之假借字,于疏通《礼记》文义,帮助读者正确理解阅读《礼记》之文功劳尤大。是书亦有模糊疏漏处,然瑕不掩瑜,不能以此抹杀杨氏注音之功也。有石印本传世。

猜你喜欢

  • 杂诫

    一卷。明方孝孺(1357-1402)撰。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正学,宁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人,宋濂弟子,以文章、理学著名。建文中,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改文学博士。燕王篡位后,以不肯起草登极诏书被杀,凡

  • 梅叟问评

    四卷。清郝培元(生平不详)撰。是编乃论巩固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的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及家庭中对晚辈的礼法教育。有清嘉庆至光绪间《郝氏遗书》本,《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

  • 固安县志

    ①九卷。明何永庆修,苏志皋纂。何永庆,字善夫,号敬亭,河南怀庆府(今沁阳)人。嘉靖三十八年(1558)进士,四十三年(1564)任固安县知县,后升刑部主事。苏志皋,字德明,号寒村。河北固安县人。嘉靖十

  • 皇明诸司廉明公案

    四卷。明余象斗编辑。余象斗,又名世腾、象鸟,字仰止、文台、子高、元素,号仰止子、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福建建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嘉靖末至崇祯初年在世。为明末著名的通俗小说刊刻者、书坊主人。建阳余氏为刻

  • 簪花阁集

    一卷。清翁端恩撰。翁端恩,生卒年不详,字璇华,号纫卿,江苏常熟人,体仁阁大学生翁心存之次女,协办大学士翁同和之妹,编修、国子监司业归安钱振伦之继妻。清代诗人。此书包括作者平生所作古今体诗若干首,词若干

  • 邶风说

    二卷。清代龚景瀚(1747-1802)撰。景瀚字海峰,福建闽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官至兰州知府,送部引见,卒于京。景瀚工古文辞,有《淡静斋文钞》传于世。是书首有自序,称成于乾隆戊戌(17

  • 潞安诗钞

    十六卷。清程之玿、常煜辑。程之玿和常煜均为山西长治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编分前后两编。前编为程之玿集,后编为常煜集。前编为潞安明诗之选。对原诗重加抉择,细酌去留,详注其里爵出处。信者因之,疑者阙之

  • 香闻遗集

    四卷。清薛起凤(约1777前后在世)撰。薛起凤字家三,号香闻居士。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居常好为诗,吴德旋《初月楼闻录》,述其与彭绍升论诗之言曰:“诗,志之所之也,未有

  • 考工记图

    二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县(今安徽屯溪)人。曾问学于江永,博闻强记,为清代杰出的经学家、算学家、小学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奉诏充《四库全书》纂修官,四十年赐同进

  • 潜江县志续

    二十卷,首一卷,清史致谟修,刘恭冕、郭士元纂。史致谟,字干辅,江苏阳湖人,监生,官潜江知县。刘恭冕,字叔俛,江苏宝应人,光绪间举人,主讲潜山经心书院。郭士元,字后庞,湖北南漳人,咸丰间举人,官潜江教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