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算法统宗

算法统宗

又名“直指算法统宗”十七卷。明程大位(1533-?)撰。程大位字汝思,号宾渠,安徽休宁人。少时善算学,对文字学和数学感兴趣。壮年游吴楚经商二十余年,遇有算数书籍,辄厚值购读,收罗了许多古代与当代的数学书,专心研习,至忘寝食。明万历壬辰(1592)年届六旬退居新安(即休宁所在之郡),举毕生习得诸家算学之所长,附以自己研究之所得,提纲挈要,缕析支分,撰《算法统宗》十七卷。这是一部用珠算盘为计算工具的应用数学书,共有五百九十五个应用问题,绝大部分是从传本数学书中摘录的;六年之后,程大位又对《算法统宗》删其繁芜,揭其要领约束为四卷《算法纂要》刊行于世。《算法统宗》首篇阐述数之本原:“揭河图洛书,见数有本原”,颇有数字神秘主义思想。卷一卷二主要有数学名词与各种数学词汇的解释,大数、小数记法,度量衡单位,其中重要的还有珠算口诀,并以实例说明口诀在珠算盘上的使用方法。珠算口诀得自筹算法则及口诀,加、减法称为“上”、“退”法,如上法诀“一上一”,“一下五除四”、“一退九进一十”等;退法诀有“一退一”,“一退十还九”,“一上四退五”等。乘法口诀即筹算的九九口诀,除法为九归口诀。在卷一中程大位指出了两者区别在于:“九九合数”应“呼小数在上,大数在下”;“九归歌”应“呼大数在上,小数在下”。为解决多位数除法定位,元丁巨《丁巨算法》(1355)给出了“撞归”,元贾亨发展提出“起一法”。程大位记录的撞归起一口诀是“一归:见一无除作九一,起一下还一”。“二归:见二无除作九二,起一下还二”。……卷三到卷十二为应用问题解法汇编,各以《九章》的章名作标题,改粟米为“粟布”,改盈不足为“盈朒”。在卷三“方田”中有一“丈量步车”,并绘有图形,那是一种程大位自己创造的测量工具,以竹蔑制造,类似现在的卷尺。卷六、七中程大位首先提出了“蝉联算法”即珠算开平方、开立方法,其步骤与筹算术相同,只改原来的上、下陈列为左、右并列,便可依术演算。在卷六已知球积求径,仍沿袭《九章》开立圆术的错误公式。书中还载有开方作法本原之图,仅及五乘,并无算例。在讨论“方程”(即一次方程组)算法时,头绪纷繁,没有一贯的解法。卷十三到卷十六为“难题”汇编,这些题目以诗歌形式表达,含义较隐晦,但解法极简单。卷十七“杂法”为前面未论及的各种算法,值得提及的是书中还记载了一些外来的笔算方法,如“铺地锦”乘法、“一笔锦”算法等。其编写体例和内容颇受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的影响。全书最后附录“算经源流”著录了1084年以来的数学书籍五十一种,至今只剩十五种了。《算法统宗》流传广泛,明清两代多次翻刻,风行宇内,梅珏成加以改编得《增删算法统宗》(1760),李之藻《同文算指》也摘录了很多《算法统宗》的应用问题。该书流传到国外,对日本和算产生影响:“吉田光由的《尘劫记》是基于《算法统宗》而来的著作”。(三上义夫)《算法统宗》主要版本有1716年程大位族孙程世绥翻刻本;1726年《古今图书集成》本。明刻本国内尚存五部:北京图书馆藏四部,安徽图书馆藏一部;原刊本现存当代中算史家严敦杰处。

猜你喜欢

  • 邕州小集

    一卷。宋陶弼(1017-1080)撰。陶弼字商翁,永州(今湖南零陵)人。庆历中,随杨畋讨湖南猺,因功授阳朔县主簿,历官知邕州。四迁为东上阁门使、康州团练使。陶弼善作诗墓志铭谓其:“聚晚学弟子讲授六经,

  • 书经考略

    一卷。清张眉大撰。张眉大字紫雨,湖南湘乡人,官至广东儋州知州。此书多引前人成说,偶尔也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条下间有其子张楙和张栩桐的按语。张眉大论及古文,则采阎若璩、惠栋之说,但他又认为,古文虽伪,也

  • 读孝经日记

    一卷。清潘任(详见《郑注孝经考证》)撰。该书所记至五孝章而止,未竟全书。所援据古义,非常详尽完备。主要观点有:(1)断定孝经为孔子作;(2)断定郑氏解确为康成(即郑玄)作;(3)认为孝经古有章名;(4

  • 杜工部诗评

    十八卷。清屈复(1668-1744)撰。屈复生平事迹见《玉溪生诗意》条。屈复于杜诗,用功至深,故能指摘其疵类。有明王世贞、王慎中,清王士祯、宋荦、邵长蘅五家评本,早已刊行。此则仅此传抄秘迹,于五家外,

  • 说文长笺

    一百四卷。明赵宦光(?-1625)撰。亦作赵颐光,字凡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妻陆卿子隐于寒山,读书稽古,精于篆书。著作尚有《六书长笺》、《篆学指南》等。此书以宋李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为底本,而

  • 毛诗草木疏校正

    二卷。清赵佑(1727-1800)撰。佑字启人,号鹿泉,浙江仁和(今浙江省余杭县)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督察院左都御史。工制举业及古文。著有《尚书质疑》二卷、《尚

  • 倦舫法帖

    八卷。清洪颐煊及其子洪瞻墉一同收辑。洪颐煊字筠轩,深于精学,著述宏富。洪瞻墉字容甫,道光时官于粤东。当时以端州石摹刻此帖。帖中收明清人书各四卷,卷首各题“倦舫法帖”四个篆字,下为“洪颐煊”名字印。卷尾

  • 疑雨集

    四卷。明王彦泓(?-1642年)撰。彦泓,字次回,金坛(属江苏)人,明诗人。官华亭县训导。彦泓博学,好作艳体小诗,造语新柔,有唐李商隐遗风。明代黄虞梭《千顷堂书目》载该书为六卷,次于天启末年;《明史·

  • 弇州山人四部稿

    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七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省)人。世贞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 阳春县志

    十四卷。清姜山修,吕伊纂。姜山,山东单县人,进士,乾隆十九年(1754)任阳春知县。旧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俞文英;至雍正间三度复修。乾隆十九年,姜山莅任,数年间,或咨询采访,或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