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标新
二卷。近人狄郁撰。狄郁生平籍贯不详。书名为标新,实则了无新意,且有一些常识性错误,如其责诗三百篇无诗题,以为古人有题而后有诗,或诗成必标举题目。只此一端即可见其识见之浅溥。此书有1916年印本。
二卷。近人狄郁撰。狄郁生平籍贯不详。书名为标新,实则了无新意,且有一些常识性错误,如其责诗三百篇无诗题,以为古人有题而后有诗,或诗成必标举题目。只此一端即可见其识见之浅溥。此书有1916年印本。
六卷。北宋朱长文(生卒年不详)撰。朱长文,里贯不详。朱长文还著有《吴郡图经续记》、《续书断》等书。是编专门论述书学之源流而博采前人之论著。分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共八门。其中
一卷。清何维栋撰。维栋,字研孙,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境内)人。光绪癸未(1883)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这部书的大部分是其在江南异阴书院时的课堂作业,由其子积祜辑录整理而成。是书凡说《易》、《书》、《
一卷。宋刘克庄(1187-1269)撰。刘克庄生平详见《后村集》辞目。是集又名《后村长短句》、《后村先生长短句》、《后村居士诗余》。原附载《后村集》中,由毛晋摘出别刻,编为是集。克庄于宋末以诗闻名,张
四百五十卷。清张英(1637-1708)、王士祯(1634-1711)等,奉清圣祖之命编撰而成。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累迁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詹事府。先后历任国史《一统志》、
二十卷。清李贻德(1783-1832)撰。贻德字天彝,号次白,一号杏村,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嘉庆戊寅举人,善小学,省试出高邮王引之之门,学行为王氏所深器。著作除本书外,尚有《周礼剩义》
① 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至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著录甚多,有《周易通论》、《尚书解义》、《孝经全注》、《离骚经注》、《二程遗书》、《
七十四种,四百四十八卷。明商浚编。商浚一名商维浚,字初阳,浙江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古今评录》等。时有会稽纽世溪先生,家有世学楼,藏书百万卷,知名当世。商浚为之重加订正,更旁收缙绅
二卷,明魏奇修,梁善纂。梁善,江西临川县人,成化七年(1471)举人,官公安县教谕。公安县志,创修于明永乐十年(1412)知县鲍纶,重修于正统元年(1436)教谕房龄。其书不传。成化间,梁善奉提学副使
三卷。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算经二卷”;《新唐书·艺文志》称“李淳风注甄鸾孙子算经三卷”。考其所涉及内容可知是秦汉以后隋代以前作品,编纂年代约在公元4-5世纪。传本《孙子算经》
十二卷。清阮元撰。阮元在组织学者校刻《十三经注疏》时,又对它们又进行了校勘,成《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即其中的一种。晋代经学家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网罗魏晋各家之说,唐代学者杨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