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辨惑编

辨惑编

四卷,《附录》一卷。元谢应芳(1295-1392)撰。谢应芳字子兰,号龟巢,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笃志好学,潜心性理,以道义名节自励。以讲学为业,后举为清献书院山长,固辞不就。元至正(1341-1368)初,隐居于白鹤溪,构室曰“龟巢”,因以为号。学者谥为文青先生。著有《思贤录》等。此书作于至正中,因吴(今江浙一带)俗信鬼神,多拘忌的风俗习惯,乃取古人事迹及先儒问答之词,用以开导愚迷。其目分为十五:一曰《死生》、二曰《疫疠》、三曰《鬼神》、四曰《祭祀》、五曰《淫祀》、六曰《妖怪》、七曰《巫觋》、八曰《卜筮》、九曰《治丧》、十曰《择葬》、十一曰《相法》、十二曰《禄命》、十三曰《方位》、十四曰《时日》、十五曰《异端》。末一卷附录《答陈先生祷疾书》、《与盛教授请除土地夫人书》、《第二书》、《与王氏诸友论斋醮书》、《论吴人不当祀范蠡书》、《疠鬼辨》、《呈长洲县请除淫祀文》、《辨讹》等八篇文章。皆力辟俗见,断然据理以争,与正文互相配合。作者于书中无情地批评佛道方术,抨击世俗迷信。他认为,老庄仙佛之流,自秦汉以来惑世尤甚,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梁武帝信惑佛教的结果,却饿死于台城。宋徽宗崇信道教,妄意求福,结果倾危宗社,流落于金营。昔宋儒储泳作《祛疑说》,原本久佚。惟左圭《百川学海》中载其节本。谢应芳所撰此书,虽然持论近干浅近,但能因风俗而对症下药,用以开导愚迷,有益于劝戒,与储泳书相等,而持论较储泳尤正大有据。书成以后,受到学者好评。曹安澜曾言:昆陵谢子兰,取圣贤回答之词,辟异端者为书,名曰《辨惑编》,经书子史,先儒扶正抑邪之言备载,真可以正人心。书中材料颇为丰富,通俗浅近,所论多有可取,对研究谢应芳的哲学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有明刻本、《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清源县志

    二卷。清和羹修,王灏儒纂。和羹,字涵庵,河北内丘县人。出身副贡,顺治十五年(1658)任清源县知县。王灏儒,字心孩,邑人,赐进士第,官至山东兖州府曹州知州。两人皆为官清政,且善诗文。和羹任知县后,十分

  • 仙佛奇踪

    四卷。明洪应明(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著有《仙佛奇踪》四卷。《仙佛奇踪》是记佛老二家故事的书。前二卷记仙事,后二卷记佛事。首卷载老子至张三丰六十三人

  • 四书寻真

    二十卷。清刘所说撰。所说字永庵,直隶浭阳(今属河北)人。是书首有陈世倌、宋梅、谭国桂序。谭序述其言曰:“四书确有真义,余所参解未必遂真。但世之学者由吾未真之说而悟真,未必非寻真之一助。”此为题名“寻真

  • 寿藤斋诗集

    三十五卷。清鲍倚云(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鲍倚云字薇者,又字退余。安徽歙县人。工诗善学,年四十遂不赴乡举,以经学授于乡。此集皆撰者以行书自钞。分《暂游集》、《阮溪集》、《桐香集》、《餐荔集》、《后

  • 梁氏三礼图

    一卷。梁正(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考《崇文总目》载《三礼图》九卷,梁正撰。《玉海》载张昭等议曰:“《四部书目》有《三礼图》十三卷,是隋开皇中敕礼官修撰。其图第一题梁氏,第十后题郑氏,又称不

  • 堪舆类纂人天共宝

    十二卷。明黄慎(生卒年不详)撰。黄慎,字仲修,海阳(今属山东省)人。撰有《堪舆类纂人天共宝》十二卷。此书刊于崇祯癸酉年(1633),书内分经、传、论、状、书、记、篇、说、诗、赋、歌、诀、问、答、杂、录

  •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十二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于武德九年(626),贞观四年(630)重修。古本作三卷,共三十篇。卷首有自序及十门括例,初卷有十二篇,中卷有四篇,下

  • 蒲圻县志

    ①十卷,清劳光泰修,但傅熺纂。劳光泰,广东南海人,进士,官蒲圻知县。但傅熺,本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优贡。乾隆三年(1738)王云翔续修县志,六十余年,其间兴废盛衰,几经迁变,不广集重修,将沉沦

  • 史通评释

    二十卷,明李维桢评,郭孔延附评并释。李维桢(1547-1626),字本宁,京山(今湖北京山)。隆庆戊辰(1568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迁提学副使,天启初,以布政使致仕,后来,又被召回修《神宋实录

  • 圆率考真图解

    一卷。清曾纪鸿(1848-1877)撰。曾纪鸿,字栗诚,湖南湘乡人,曾国藩次子,丁取忠的学生,曾与黄宗宪、左潜于丁取忠指导下在长沙古荷花池的白芙堂共同研究数学。与丁取忠等同撰《粟布演草》第一卷、《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