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香谱

香谱

①《香谱》二卷。宋洪刍撰。洪刍,字驹父,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圣元年(1094)进士,放荡江湖,不求闻达。靖康年间为谏议大夫,因罪被贬沙门岛(今山东蓬莱县北海中五十里)而卒。其著作除《香谱》外,还有《老圃集》。《香谱》旧本不著撰人名氏,左圭《百川学海》题为宋洪刍撰,《宋史·艺文志》著录,宋周紫芝《太仓梯米集》载有洪驹父所著《香谱》,晁公武《读书志》认为,洪刍《香谱》集古今香法,故《四库全书》收录《香谱》时,题为宋洪刍撰。是书上卷分为香之品、香之异两类。香之品,载龙脑香以下四十二品,主要记述各香品的产地、形状、气味、入药可治之病。香之异,载都夷香以下三十八品,主要记述香品的特异之处。如薰枯骨则肌肉皆生的荼芜香,香传百里味积九月的月支香,死尸闻之即活的振灵香,可治百病的齐香等等。下卷分香之事、香之法两类。香之事,主要记载述香以下四十三类与香有关之事。香之法,主要记载蜀王薰御衣等香法二十二种。是书所记较完备,可足资考证。现存《百川学海》本、《唐宋丛书》本、明刊本、《说郛》本、《格致丛书》本、《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艺圃搜奇》本等。②《香谱》四卷。宋陈敬撰。陈敬,字子中,河南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香谱》一书。是书前有至治壬戌(1332)年熊明来序言一篇。书的主要内容是将沈立、洪刍以下十一家之《香谱》汇成一书。所收内容十分广博,为仿效《齐民要术》首引经典之例,也一味的引经据典,但所引用有关香的词句,却和《香谱》所载之香无大牵涉,关系较大的词句却没有引用,甚至引远而略近。如卷首引《左传》“黍稷馨香”,与《香谱》所言关涉不大。又如郁金香,载说文之说,而《周礼》郁人条下郑康成之注,却遗漏未引。然而因作者汇十一家之说于一书,使已佚之书,赖以相传,对于后世参验考证大有益处。现存路有钞本、《四库全书》本、《适园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俚言解

    二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1516-1597)字心叔,号养吾,应城(今湖北应城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官至滦州知州。通经学、小学,著《易象钩解》、《五经异文》、《韵苑考遗》等多种。《俚

  • 平定准噶尔方略

    一百七十一卷。清傅恒等撰。傅恒(?-1770),字春和,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高宗孝贤皇后弟。初为侍卫,后官至军机大臣,参与清廷机要政务二十余年,颇为高宗所倚任。他在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后期,积极为清廷出

  • 目莲救母劝善戏文

    三卷。明郑之珍(约生活在嘉靖至万历年间)撰。之珍字子玉,号高石山人,徽州(今安徽歙县)人。由于屡试不中,于是从此不试诸生。据卷首倪道贤序,称其至孝,自童至壮,无丝毫违父母心意。喜谈诗,宏词奥义,一于调

  • 竹窗诗文辨正丛说

    四卷。旧本题嚣嚣子编。从书中所引观之,系南宋人。本书作《诗辨证》二卷、《文辨正》二卷,皆摘抄前人诗话、语录而成;词皆习见。只有《李希声诗话》、《薄氏漫斋录》、《世韵语》三书世所少见。本书有收入《四库全

  • 周易本义拾遗

    六卷。清李文炤撰。李文炤字朗轩,长沙(今属湖南)人。康熙癸已年举人。其书采用朱子古本合并为六卷。自序说,“《本义》于辞多得之,而于象未深考,因为补葺”。解释经文则以象数为主,解释传则以义理为归。各条载

  • 说文字原考略

    六卷。清吴照辑。参见《说文偏旁考》。是编辑于《说文偏旁考》后。卷首有段玉裁序、王鸣盛序及吴氏自序。卷一录《说文》、《玉篇》、释梦英之偏旁,附以张有《复古编》之“笔迹小异字”。卷二录《汗简》、《六书字原

  • 蕴珍堂石刻

    四卷。清冯恕辑。郭希安勒石。所收自唐至元,第一卷为颜真卿、苏后湖、司马温公、苏东坡、朱元璋。第二卷为朱元璋、赵清献、李忠定、宋徽宗、朱文公、朱元璋。第三卷为朱元璋、刘武僖、米元晖、朱文公、张敬夫、张儒

  • 金陵游草

    一卷。明朱朝瑛(约1640年前后在世)撰,朝瑛字康流,号美之,浙江海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崇祯年间进士,官至制司主事。著有《读七经略记》、《累衍杂述》、《正谊堂稿》、《金陵游草》等书。该编共包括古今体诗

  • 陆氏虞初志

    八卷。明陆氏撰,旧本题《陆氏虞初志》,不著其名,原《虞初志》七卷。按首卷中《续齐谐记》有自跋,称得于外舅都公家,所以人们怀疑此书是都穆之婿陆子元(采)所作。这部书都是抄合诸家小说写成,记叙神异之事为多

  • 钦定补绘离骚全图

    三卷。清门应兆(生卒年不详)临摹补绘。门应兆,字吉占,正黄旗汉军人。善于画人物花卉。清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由工部主事,派往懋勤殿修书,充四库馆绘画分校官。补工部员外郎,升郎中,授宁国府知府。清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