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乙弗

乙弗

读音:yǐ fú

【源】 ①鲜卑人姓。乙弗本部落名,为吐谷浑所属之别部,居青海,位南凉之西,亦称乙弗勿敌国(21,27,60)。②西魏时赐部将赵贵、赵肃为乙弗氏(27,60)。【变】 北魏孝文帝改乙弗氏为乙氏(12,17,21)。【它】 前燕有高丽王乙弗利,见《姓纂》。但据苏庆彬考证,高丽王姓高句丽,乙弗非其姓(242)。【人】 乙弗库根,北魏部将(21)。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前燕有高丽王乙弗利。”“前燕” 乃鲜卑慕容氏所建,疑此之乙弗氏出自鲜卑之慕容氏。②郑樵又据《魏书》注云: “代人,世统部落,太武时乙弗疋知随魏南迁,遂为河南人。孝文改为乙氏。”则此当出自鲜卑之乙弗部,以部为氏。③ 《姓氏考略》据《北史》 注云: “吐谷浑北有乙弗勿敌国。”胡三省注曰: “鲜卑种”。此虽亦出自鲜卑。当另属别支; ④或为赵氏所改。《姓氏考略》又注: “西魏赵隶、赵贵为乙弗氏。”

北魏有乙弗朗,歧州刺史; 唐代有乙弗弘礼,高唐人。

猜你喜欢

  • 騰元

    读音:Téngyuán《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腾元·葛野。”未详其源。

  • 读音:qiān【综】 汉时有将军搴杨(15,21,62)。罕见姓氏。《辞海》收载,“汉代有搴扬。”未详其源。

  • 博史

    读音:Bóshǐ【综】 彝族姓。四川盐边、云南大姚等地均有此姓(375)。

  • 关其

    读音:guān qí昔者郑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因问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关其思曰:“胡可伐”。乃戮关其思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见《史记·韩非传》)

  • 读音:Yī伊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伊尹之后。二是为少数民族改姓而来。伊姓今尤以河北为多。伊姓历史人物有伊尹,商朝大臣,伊姓始祖。曾辅佐商汤灭夏,综理国事,是上古时期有名的贤相。伊姓在《百家姓》中

  • 读音:Yì【源】 ①唐时凤迦异之子异牟寻归唐,封南诏王,见《唐书》。其后有以父名为氏者(17,60,62)。②唐时白水蛮之姓(7,12,17)。白水蛮为唐时乌蛮之一支,居今云南元谋、禄劝一带。今彝族与

  • 子仲

    读音:zǐ zhòng【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子仲之后,以字为氏(7,12,17,21,60)。②春秋时宋司马子仲皇野之后(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姬

  • 臨侯

    读音:Línhóu【源】 春秋时晋大夫赵稷食采于临邑,其后有临侯氏,当以国为氏(63)。【人】 临侯望博,见《奇姓通》(20,63)。

  • 读音:Yǎ【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广东顺德(363)、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浙江之椒

  • 氿

    读音:Guǐ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武清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