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博爾濟吉特

博爾濟吉特

读音:Bóěrjìjítè

【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十二派,出锡喇穆楞、乌鲁特、扎鲁特、克什克腾、克鲁伦、察哈尔、呼伦贝尔、巴岳特、科尔沁、阿霸垓、乌叶尔百柴、阿禄科尔沁等地(23,63,260)。博尔济吉特氏为元太祖裔姓。清时根据所封官爵名称而分族别氏,这在《清史稿》中可以看到。如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阿巴海博尔济吉特氏、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等(72)。《清通志》所录官爵名号有:所赉特、都尔伯特、郭尔罗斯、喀喇沁、土默特、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阿鲁特、阿噜、科尔沁、翁牛特、克什克腾、喀尔喀左翼、喀尔喀右翼、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鄂尔多斯、喀尔喀、土谢图、车臣、扎萨克图、赛音诺颜、阿拉善厄鲁特、和硕特(23)。【变】 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之蒙古族姓有博尔只吉特氏(318),〔博尔只吉特〕似即博尔济吉特之异译。【人】 博尔济吉特阿喇善,清满洲镶黄旗人,顺治间累官刑部尚书,封一等男(61)。


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蒙八旗姓氏之一,乃元太祖成吉思汗后裔,散处锡喇、穆楞乌噜特、扎噜特、克噜纶、察哈尔、乎伦贝尔、克什克腾、阿巴噶、巴岳特等地方。或云: 成吉思汗十一世祖孛儿只吉歹 (按:当即 “博尔济吉特”之别译),以部为姓。后或改为单姓包,盖取博尔济吉特之首音谐近似音之 “” 而得。

清咸丰时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姓此氏。

猜你喜欢

  • 額宜蘇

    读音:Éyís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墨尔根村(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墨尔根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Chú【源】 ①本姓邹,后去邑为刍,见《姓考》(17,60)。②战国时楚考烈之庶子负刍,立四年,秦始王之将王翦败楚师于蕲(故城在今安徽宿县)后破楚国,虏负刍,楚遂灭,后人以刍为氏(60,62)。

  • 圖土特

    读音:Tútǔtè【综】 清蒙古镶黄旗中有图土特氏(259,260)。

  • 子儀

    读音:Zǐyí【源】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子仪氏,见《路史》(7)。【人】 子仪克,春秋时宋国向魋之臣,其先必以王父字为氏(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左传》 注

  • 读音:Lěi【源】 ①耒水,源出湖南桂东,为湘江支流。耒阳,秦置县,今湖南耒阳,或因水、或因邑为氏。②湘西苗族龙姓氏族中有耒姓(116)。【布】 湖南湘潭(373)、浙江诸暨(368)等地均有此姓。现

  • 读音:wù【源】 ①北魏时改乐安王元鉴为兀氏(6,7,12,17)。②北周时环州(故治在今甘肃环县)羌族有如、兀二族,见《范文正集》(60)。以族为氏。【望】 乐安(17,418)。【布】 台湾台北(

  • 长庐

    读音:cháng lú与“长卢”同。

  • 敏罕

    读音:Mǐnhǎn蒙古族姓氏。汉意乃数目之 “千”,或谐“千”音而改为单姓“钱”。见 《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 读音:dān古郸国,即亳之鹿邑。《汉功臣表》中周应封郸侯,即其地,后因氏。(见《路史》)

  • 茅武茅望

    读音:Máowǔmáowàng【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即今苗栗南庄乡,赛夏族姓,意为薏芢,后改用汉姓朱(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