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
【源】 唐时南蛮扶南国(古城在今广西扶绥,一说在今柬埔寨西部)王姓为古龙氏,见《姓氏急就篇》(11,17,60,62)。
历史上扶南国王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隋书》 云: “扶南国王姓古龙。” 又,《唐书·南蛮传》亦载: “扶南在日南之南七十里,王姓古龙。”扶南,在今广西扶南县; 《姓氏词典》称:“扶南系中南半岛古国,位今柬甫寨。”
【源】 唐时南蛮扶南国(古城在今广西扶绥,一说在今柬埔寨西部)王姓为古龙氏,见《姓氏急就篇》(11,17,60,62)。
历史上扶南国王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隋书》 云: “扶南国王姓古龙。” 又,《唐书·南蛮传》亦载: “扶南在日南之南七十里,王姓古龙。”扶南,在今广西扶南县; 《姓氏词典》称:“扶南系中南半岛古国,位今柬甫寨。”
读音:Sài【源】①汉族姓(23)。亦见《姓苑》。明时河南南阳府有赛氏(21,24)。②匈奴以赛典(亦称赛典赤)为贵族,后有赛氏(17,62)。③金时有赛剌者,其后以赛为氏(60)。④回(105)、蒙
读音:Mǎsīluòfū俄罗斯族姓氏。原含 “油脂”之意,以之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
读音:ní【源】 见《万姓统谱》(15,21)。【布】江苏武进有此姓(314)。【人】霓济,明时山东福山人,正统中江西雩都(今名于都)知县(15,21,24)。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续通
读音:chì lǚ【源】 代北姓(27,60,70,242)。本出蠕蠕,号俟吕邻,入魏随方音变为叱吕引,或省称叱吕,见《官氏志疏证》。考此氏当出俟吕邻部,为高车一部,其先或有入居蠕蠕者,后归魏。并非出
读音:Bǎi【综】 见《新编千家姓》(73)。一说,佰即百(91)。山东淄博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晋城、长治,江西之余干,广西之灌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中国姓
读音:Dǒng/Doong,Du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
读音:Xīxiàng【源】 春秋时鲁国西巷敬叔之后,见《姓考》(17,62)。《姓氏词典》引 《姓觿》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jǔ【源】 系自己姓。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故城在今山东莒县),其后以国为氏(4,7,11,12,21)。【望】 高密(17,418)。【布】 北京、上海(91)、山西汾阳(278)、河北静海等地
读音:Zhásètè【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巴扎尔之妻为扎色忒氏(260)。
读音:Cún【源】 见《姓苑》(15,21,24)。 【布】河北乐亭(334)、山西汾阳(278)、台湾南投(64,68,261)、北京、宁夏中宁等地均有此姓。 【人】存光孙,宋时四川富顺人,宝祐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