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ǔ

堵姓来源于封地。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洩寇,被封于堵邑,今河南方城一带,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为姓。

堵姓历史人物有堵简,元代诗人、画家。精通经史,工诗画,元末为江浙行省检校官。曾随庆童率兵收复松江,后兵败,为贼所擒,不屈而死。

堵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位。


【音】 堵氏有Dǔ,Zhě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堵(Zhě)姓。【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大夫泄伯(即泄寇)食采于堵(故城在今河南方城东6里),其后以邑为氏(7,17,60)。【望】 河南(17,60),河东(418)。【布】 江西萍乡(371)、瑞金(231)、上海嘉定(351)、安徽淮南(362)、湖南湘潭(373)、云南泸西(374)、台湾台北 、 嘉义、高雄、宜兰(64,68,261)、山东博平(231)、临沭、江苏武进(314)、南京、江阴等地均有此姓。【人】 堵俞弥,春秋时郑大夫(11,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浙江之嵊县,河南之义马、卢氏,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姓苑》: ‘郑大夫泄伯采邑,后以为氏。’望出河南。”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亦云: “出自郑大夫,食邑于堵。因以为氏。堵俞弥、堵女父、堵狗,皆郑臣。”

一音zhě,亦为姓。

左传》 有堵寇、堵师叔; 元代有堵简,金坛人;明代有堵允锡,无锡人,长沙知府; 清代有堵廷棻,历城知县。

猜你喜欢

  • 读音:Běn【源】 古时西方戎族姓,见《广韵》(17,24,60,239)及《玉篇》(86)。【望】 河西(17,418)。极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音 ‘本’。《正字通》云:

  • 读音:xún少昊后,赢姓国有寻氏。(见《路史》)夏同姓,谙侯斟寻氏之后。(见《广韵》)▲<明>寻适,洪武初,广西按察使。

  • 读音:Jiǎ/Jea,Jya【源】 见《龙龛手鉴》(86)。

  • 读音:xīn【源】 见《姓觿》(17)。【望】 天水(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忻恭逊,明时博罗人,成化举人,任教谕(15,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义

  • 術魯

    读音:Zhúlǔ【源】 金时女真人姓。系黑号姓(71)。【望】 彭城(71)。

  • 东山

    读音:dōng shān以所居为氏。东山皋落氏之后。(见《姓氏考略》)

  • 黎邱

    读音:Líqiū《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未详其源。(按: 或作“黎丘”,当以地为氏。)

  • 读音:zhēn【源】①系自曹姓,见《国语·贾达注》。②斟氏亦作斟寻氏、斟灌氏、斟弋氏、介斟氏,并夏时诸侯,以国为氏。系自姒姓,禹后有斟氏(6,7,12,15,17)。 【变】亦作〔圤〕、〔ͣ

  • 读音:bāo【源】 春秋时楚公族苞丘氏之后有苞氏,见《姓考》(17,62)。亦见《姓苑》(7)和《广韵》(11)。一说,苞即包姓,古时包与苞通(60,62)。【望】丹阳(17,418)。【布】浙江余姚

  • 读音:wù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