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弼魯

弼魯

读音:Bìlǔ/Biru

【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九派,出叶赫、松花江、乌拉、乌喇哈达、扎库木、黑龙江、伊兰新泰、爱新哈达、哈达等地(23,63,180,260)。 【变】①亦作〔碧鲁〕(180,260)、〔毕鲁〕(61)。②驻防杭州满洲八旗(256)、满洲镶黄旗(259)中均有毕噜氏,蒙古镶白旗、蒙古正红旗亦均有毕噜氏(259),满洲镶白旗中有必禄氏(61),〔毕噜〕、〔必禄〕等似均系弼鲁之异译。 【人】弼鲁珠玛拉,亦作毕鲁珠玛喇,碧鲁珠玛喇,清满洲镶白旗人,世居叶赫,顺治中拜靖南将军,封三等子(23,61,72)。必禄福济,清满洲镶白旗人,道光进士,咸丰中累擢安徽巡抚,战太平天国军有功,授内阁学士(61,72,254)。

猜你喜欢

  • 將匠

    读音:Jiāngjiàng【源】 汉官有将作少府(掌土木建筑之官),改为将作大匠,子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1,6,12,60)。【变】一作蒋匠(91)。【人】将匠彧,三国时吴中散大夫(6,21)。

  • 博多特

    读音:Bóduō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喇沁(23,63)。【变】塔尔尼,清蒙古正蓝旗人,博多忒氏,世裔云骑尉(260)。〔博多忒〕似即博多特之异译。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

  • 阿剌

    读音:Ālà《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云: “元有阿剌瓦丁。明有阿剌知院。” 未详其他。(按: 阿,《姓氏词典》 音ē。)

  • 读音:Chǔ【源】 系自嬴姓。伯益之后有处氏,见《风俗通》(1,60,62)。【望】 北海、颍川、沛国(17,21,60,418)。【布】 浙江萧山有此姓(209)。【人】 处子,战国时赵之辩士(17

  • 读音:Jià【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江苏高淳(305)、山东沂水(332)、安徽淮南(362)、甘肃永昌(392)、台湾花莲(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

  • 公冶

    读音:Gōng yě公冶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鲁国有季孙氏,族子季冶,字公冶,后世子孙以祖字为姓氏。公冶姓源于山东,如今,仍散居于山东一带。公冶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齐国人公冶长,孔子弟子,相传能

  • 雅克布哈岱

    读音:Yǎkèbùhǎ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作“颜不草岱”。

  • 尼龐古

    读音:Nípánggǔ少数民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俱收载。金代,为女真族姓氏,本为部落名,以部为氏。金代有尼庞古·蒲鲁虎,申都路猛安郡人,明昌进士。或作尼厖古、尼忙

  • 读音:qiān【源】 阡或为秦汉时氐王杨千万之后,千加邑为阡,见《姓氏寻源》(60,62)。【望】 临邛(17,60,418)。【布】 北京有此姓(91)。【人】 阡能,唐时邛州牙官,中和二年因公事违

  • 喀爾哈綽特

    读音:Kā′ěrhāchuò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喀尔哈绰特氏(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