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uì

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周惠王死后谥号为“”,其后代子孙以祖上谥号为姓,称为惠姓。周惠王为惠姓的得姓始祖。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据说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陆终的第二子叫惠连,其子孙以祖上名字“”命姓。

惠氏早期主要在陕西、河南等地生活。

惠姓历史人物有惠施,战国时著名哲学家,为庄子的好朋友。主张“合同异”说,认为一切差别、对立都是相对的。著有《惠子》一篇。

惠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零四位。


【音】 今陕西华县一带惠姓亦音Xì。【源】 ①系自姬姓。周惠王支孙以谥为姓(6,7,12,17)。②颛顼帝之裔,陆终之第二子惠连之后(60,62)。③金时女真人吾鲁氏,汉姓为惠(71)。又,清满洲八旗姓富察氏、瓜尔佳氏、珠鲁氏等后均有改为惠氏者(89,180)。今满族姓(344)。④清蒙古八旗姓萨尔图克氏亦有改姓惠者(181)。⑤清时岭南夷人姓,嘉庆十三年归附,十六年改流更姓,阿叶坪之夷人头目姓惠(72)。⑥回(344)、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琅邪、扶风(17,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弱。尤以山西、陕西等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惠姓人口31%。【人】 惠施,战国时宋人,魏相(12)。一说梁相(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鱼台、昌乐、平度、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陆终第二子惠连后。” (按: 《史记·索隐》 引 《世本》云: “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参胡者,韩是。” 其引宋忠曰: “参胡,国名,斟姓,无后。”是此之惠氏,当以名为氏,系出斟姓。) ②郑樵注云: “姬姓。周惠王支孙以谥为氏。” 望出扶风、琅邪。

战国时魏有惠施; 宋代有惠直; 元代有惠希孟;明代有惠民,满城人,天顺进士; 清代有惠士奇,吴县人。

猜你喜欢

  • 读音:Sōng【源】 见《广韵》(11,63,80)。【变】 一作〔〕(17)。【望】 河南(17,418)。《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汉语大字典》亦收, 其引 《广韵》

  • 读音:Shù/Shuh【源】见《万姓统谱》(15)、《集韵》(80)。

  • 读音:Bī【源】 见《广韵》(11,239)及《姓源韵谱》(7)。【望】 齐郡(17,418)。极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集韵》 收载,未详其源,望出齐郡。

  • 读音:Chéng/Cherng【综】源出不详。台湾台南有此姓(68,261)。

  • 輝發那拉

    读音:Huīfā'nālā【综】 清满洲人姓。辉发那拉麟庆,清满洲正白旗人,同治中热河都统(254)。辉发那拉廷桂,清满洲正白旗人,道光举人,官永州知府(61)。《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

  • 薩察

    读音:Sà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源出金时女真人撒刬氏。凡二派,出瓦尔喀、珲春等地(23,63,180,260)。【变】①后改为隗氏(180)。②清镶蓝旗满洲弓匠骚达色之妻为萨查氏(260),〔萨

  • 读音:Yì【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Ráo饶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赵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今河北饶阳),其后世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二是以封地为姓氏。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封于饶(今山东青州)。其子孙遂以封地

  • 读音:Hàn《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zé【音】 又音昨(Zuó)(91)。【源】 ①江苏太湖西南有笮岭山,居其侧者以为氏(60)。②亦见《姓苑》(7)。蜀有笮夷,或笮夷之后入中国者以部号为氏(60。62)。【变】 亦作迮(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