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áo

【音】 朝氏有Cháo、Zhāo二音,参见朝(Zhāo)姓。【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朝氏(5,60,62)。②系自姬姓。春秋时蔡大夫朝吴声子之后(7,11,12,17,60)。③唐时日本姓朝臣氏后改为朝氏(7)。④蒙古(369)、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亦作晁、鼂(7,62)。【望】 汝南(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朝景焕,隋时人,著有《野人闲话》六卷(21,6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田林,广东之高要,四川之合江,山东之平度、平邑,河北之尚义,陕西之韩城等地皆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潜夫论》 曰:“宋徽子后有朝氏。” 此当系出子姓。② 《姓氏考略》引 《姓氏急就篇》 注云: “声子之后。”声子,即公孙归生,春秋时蔡文侯之子,字子朝,其子朝具以名字为氏。此当系出姬姓。③或即晁 (鼂姓。郑樵注“”云:“亦作朝,亦作 ‘鼂’,姬姓。周景王子朝之后。朝,亦作晁。”)

一音diāo,又音zhāo,皆为姓。

南北朝时有朝景焕。(按: 《姓氏词典》 引作“隋有朝景焕。”)宋代有朝思诚,湖州刺史; 明代有朝祉,训导; 又有朝泰言,永丰丞。

猜你喜欢

  • 武城

    读音:wǔ chéng【源】 春秋时楚大夫食邑武城(春秋时申地,后属楚,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因以为氏(7,11,17,60)。【人】 武城黑,楚国武城大夫(7,11,2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 读音:Wèi【综】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上有慰姓(427)。亦见《新编千家姓》(73)。北京、上海(91)、山西代县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辽宁之昌图,山东之长治、晋城、忻州、洪洞

  • 昂日

    读音:Ángrì门巴族姓。历史上父系氏族之姓,未详其他。见 《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

  • 乞乞

    读音:qǐ qǐ【源】 唐时渤海郡有乞乞氏,见《唐书》(60,62)。【人】 乞乞仲象,唐时粟末靺鞨首领,其子大祚荣建渤海国,以大为氏(436)。一说,乞乞仲象姓舍利(7,60)。历史上渤海国姓氏。《

  • 唐古忒

    读音:Tánggǔtè清代蒙古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云:清蒙古镶红旗人丰伸部(按: 部,《中国人名大辞典》作“布”)姓唐古忒氏,乾隆间攻台湾之林爽文有功,官至西安右翼副都统。(按

  • 莽奴克

    读音:Mǎngnúkè【综】清镶白旗满洲护军窝赫之妻为莽奴克氏(260)。

  • 读音:Cān【源】 见《姓苑》(15,21,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姓氏词典》据《姓苑》注云: “出自 ‘骖乘’。骖乘,古代乘车在车右陪乘的人。”

  • 读音:wù【源】 见《姓苑》(15,21,24)及《新编千家姓》(73)。【布】 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人】 悟明极,汉时人,见《印薮》(15,21,24)。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 孔木秦

    读音:Kǒngmùqín【综】 清正黄旗蒙古护军托尔拜之妻为孔木秦氏(260)。

  • 邢基祗羅回

    读音:Xíngjīzhīluóhuí【综】 南北朝时在今新疆或中亚一带民族的姓氏(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