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叔
【源】 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食采于申,后以为氏(7,12,17,60)。【人】 申叔豫,春秋时楚国贤人(7,21)。申叔环,宋时仁寿人,进士,见《四川总志》(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楚大夫申叔侯,食邑于申,此申叔时之后也。”此“以邑系为氏”,疑系出芈姓。申叔时,楚庄王时大夫。
春秋时楚有申叔·豫; 吴有申叔·仪,为大夫。
【源】 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食采于申,后以为氏(7,12,17,60)。【人】 申叔豫,春秋时楚国贤人(7,21)。申叔环,宋时仁寿人,进士,见《四川总志》(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楚大夫申叔侯,食邑于申,此申叔时之后也。”此“以邑系为氏”,疑系出芈姓。申叔时,楚庄王时大夫。
春秋时楚有申叔·豫; 吴有申叔·仪,为大夫。
读音:Báigétún【综】 清镶蓝旗蒙古领催色黑之妻为白格屯氏(260)。
读音:Gǔtí【综】 吐蕃一部落,以部为姓。一作〔乌骨提〕(212)。
读音:Zhuó/Jwo【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4)。
读音:Dèng【源】 ①黄帝臣邓伯温国,其国当在今山东运河以东,蒙山抱犊崮以西,大汶河以南,及黄河北岸的阳谷、寿张等县,是以邓姓在黄帝时有之,不始自殷邓之后(62,87)。②夏仲康支庶封于邓(故城在湖
读音:Tóngyú【源】 彤鱼,古国名。黄帝次妃彤鱼氏生夷鼓,为黄帝第三妃,见《国语》(7,11,60)。【变】 一作〔肜鱼〕(9,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国语》注
读音:Cō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台北(68,261)、福建长汀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陕西之韩城、河南之卢氏、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新编
读音:ǎi明有土司霭翠,为苗部阿画之后。(见《明一统志》)▲<明>霭霞,河南唐县人,阳谷知县。(按:明代之唐县,为今唐河县)
读音:Wǎlā'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公猪”,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Liǎn【综】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引 《新元史》亦收,未详其源。元代有琏赤。
读音:Gáěrwā藏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松贊干布时有噶尔哇·东贊宇松。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或作 “噶尔”,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