莀
读音:Nóng/Nung
【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Wēngsūkè【综】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巴图之妻为翁苏克氏(260)。
读音:Duōnàkǎ【综】 藏族姓(房名)。居四川南坪、平武等地,后改为班氏(249)。
读音:Dān【源】耼,春秋时姬姓小国(故城在今河南平舆北),子孙以国为氏(91)。 【变】同聃(86),一说即耽(91)。《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 “罕见姓(又作‘耽’),但南北皆有。耼为古
读音:Lóu【综】 源出不详。浙江萧山有此姓(209)。
读音:wǎn【源】 系自偃姓。皋陶之后封于皖(故城在今安徽潜山北),春秋时灭于楚,子孙遂以国为氏(17,60,62)。【变】 一作晥(60)。【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北京、四川
读音:Dàijiā【综】 清镶黄旗满洲笔帖式巴图之妻为代佳氏(260)。
读音:tán为瞿昙氏所改,望出河南。(见《姓氏考略》)▲<南朝宋>昙迁,范晔之友。
读音:Yú俞姓相传为黄帝臣跗之后。黄帝时有名医跗,医术高超,精于脉经。古“俞”字与“腧”字相通,又腧为“脉之所注”,俞又同痊愈之愈同音,故跗又称俞跗,其后人为光大先人医术,称为俞氏。另外出
读音:bǐ rén【综】 汉桓帝时有比人交,为四门博士(21,24,60)。张澍云:比人当是北人,尧时有北人燕择,且四门博士起于北魏,汉无之(26,60)。历史上极罕见之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
读音:dòng见《姓苑》。▲〈明〉栋成,滕县人,吴州左长卫中所副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