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ùn

【源】 《周礼》有训方氏,为夏官之属,主教导四方之民,子孙以官为氏(7,12,15)。【望】 京兆(17,418)。【布】 浙江余姚有此姓(389)。【人】 训濬,明时柏乡人,曾任袁州府(故治在今江西宜春)学教授(15,24)。


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余姚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 《周礼》有训方氏,以官为氏。” 训方,官名,掌“教道四方之民”。

明代宣德时有训濬(按: 《姓氏词典》引作“训浚”),袁州教授。

猜你喜欢

  • 读音:Hún【源】 吴人姓(12)。见《姓苑》(9)、《姓书》(414)、《纂文》(7,11,15,17)。【望】 河南(17,418)。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并注此音。《中文

  • 模爾柯特

    读音:Mǒ’ěrkētè【综】清镶黄旗蒙古骑都尉马奇格图之妻为模尔柯特氏(260)。

  • 读音:Shào【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75)。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毋婁

    读音:Wúlóu《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云: “即毋楼。”亦作“无娄”、“无楼”。

  • 也里吉斤

    读音:Yělǐjíjīn【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也里吉斤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勒齐勒〕(24)。

  • 叱奴

    读音:chì nú【源】 叱奴为代北部落。拓拔兴于代北,兼并他部,以本部为内姓,其他诸部随方位分之,北方有叱奴氏(60,62)。叱奴氏出高车纥奚部(242),原居囊曲河附近,北魏道武帝登国五年降魏,被

  • 读音:hé【源】①春秋时齐地,以地为氏,见《路史》(60)。②为阖姓所改(60,62)。亦见《姓苑》(15,21,24)。 【望】汝南(418)。 【布】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人】盍著,

  • 庆父

    读音:qìng fǔ鲁大夫庆父之后。(见《世本》)

  • 沙叱

    读音:Shāchì【源】 唐时北蕃酋帅姓(60),为三韩旧族(242)。一说,唐时百济国人有沙叱氏,见《姓苑》(9)。【变】 亦作〔沙咤〕(7,9)、〔沙吒〕(6,11,12)。【人】 沙叱忠义,唐武

  • 读音:chǒu【源】 周时有丑父(15,62)。当为丑氏之祖。【布】 分布较广,人数不多。【人】 丑千,南北朝时南齐荥阳人(21,60)。丑闾,元至正年间知安陆府(21,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