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Èr

【源】①系自姬姓。贰为春秋时楚境内小国,在随州应山(故城在今湖北广水),其后以国为氏,见《姓考》(6,9,11,12,17)。②夷姓,见《后秦录》(9,11,17)。【变】亦作二(6)。【望】河东(17),江陵(21,60,418)。【布】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人】贰尘,夷人,北魏时平阳太守(9,11,12,17)。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注云: “《山海经》贰负之臣曰危,杀窳窫。贰姓始此。望出河东。” 窳窫,音yúyà, 或作猰㺄, 亦作貐貐, 传说中的怪兽。 贰负,官名。此以官为氏。②古有贰国。或以国为氏。郑樵注云:“或言姬姓。《左传》: ‘楚屈瑕将盟贰、轸。’并小国也。贰国在随州南 (今湖北应山县境)。” ③《姓氏考略》注据《后秦录》 云: “夷姓,后魏有将贰坐。”

猜你喜欢

  • 能能

    读音:Néngnéng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狐丘

    读音:hú qiū【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狐丘林之后,见《世本》(4,6,12,60)。 ②春秋时郑大夫狐丘封人(即壶丘封人)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17,60)。【变】 即壶氏(4,60)。

  • 读音:Sōng/Sung【综】源出不详。台湾高雄、台南等地均有此姓(64)。

  • 读音:Xùn/Shyun Syun【源】 楚公族之后有氏(19,21)。

  • 柰曼

    读音:Nàimàn【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敖汉、兀鲁特(一作乌噜特)等地(23,260)。柰曼原为辽时部落名,当以部为氏(23)。在辽、金、元时称乃蛮(57)。【变】 一作〔奈曼〕(260)。

  • 读音:Dǐ【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河北三河有此姓(285)。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Chǒu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老河口有分布。此姓系老河口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于古籍。

  • 读音:Yú【综】源出不详。台湾台北(68,261)、湖南桃江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江川有分布。此姓系江川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瑜,美玉,疑即指物以为姓。)

  • 特吉孟卡爾他苦魯

    读音:Tèjímèngkǎ’ěrtākǔlǔ【综】 鄂温克族姓。属居额尔古纳河的卡尔他苦鲁氏族之小姓(192)。

  • 泰豆

    读音:tài dòu【综】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见《列子》(7,11,17)。亦作〔太豆〕(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集仙传》: ‘黄帝时邑夷后裔,造父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