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hū【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北京、上海、四川成都(91)、甘肃渭源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上海、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
读音:Hóngjiā【综】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德音布之妻为红佳氏(260)。
读音:hóng yáng地名,以所封邑为氏。红阳,姓,红阳长。(见《容斋随笔》)红阳城,县西南三十二里,汉县,属南阳郡,有红山在城北,因名。成帝封王立为侯邑。(见《读史方舆纪要》)
读音:Hédān【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读音:Gōng yě公冶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鲁国有季孙氏,族子季冶,字公冶,后世子孙以祖字为姓氏。公冶姓源于山东,如今,仍散居于山东一带。公冶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齐国人公冶长,孔子弟子,相传能
读音:Tǎng【源】 出《姓苑》(15,21,62,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Gōngliú【源】 ①周之始祖后稷之曾孙公刘之后有公刘氏(7,17,60)。 ②春秋时吴公族有公刘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
读音:Lí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东、花莲、基隆、苗栗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
读音:máo chéng【源】 春秋时邾子之支庶有茅成氏,见《姓考》(17)。【变】茅成子即茅夷鸿(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小邾子后有茅成氏。”
读音:xiè【源】 ①春秋时郑大夫泄驾、泄伯(7)。 ②春秋时陈灵公时大夫泄冶之后(7,60)。【望】 荥阳(17,418)。【变】 亦作泄(7)。【人】 泄柳,春秋时鲁人(7,15)。泄公,汉时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