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
【源】 长沙,地名,以地为氏(60,62)。【布】 汉时扶风万年县(故城在今陕西临潼北)有长沙姓,见《仓颉庙碑》(26,60,62)。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仓颉庙碑》云: “以地为氏,汉扶风万年县有此姓。”万年县在今陕西临潼北,为长安县辖。
【源】 长沙,地名,以地为氏(60,62)。【布】 汉时扶风万年县(故城在今陕西临潼北)有长沙姓,见《仓颉庙碑》(26,60,62)。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仓颉庙碑》云: “以地为氏,汉扶风万年县有此姓。”万年县在今陕西临潼北,为长安县辖。
读音:Shā【源】 见《姓苑》(15,21,60)。古时朝鲜南部有马韩国,有杀奚之官,见《后汉书·东夷传》。后人或以官为氏(60,62)。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
读音:Dīng’élì【综】 清正白族满洲闲散福太之妻为丁额力氏(260)。
读音:yǒu yǎn【源】 皋陶偃姓之后,(6,7,60)。一说,少昊之裔,见《姓源》(17)。按:皋陶即咎繇,传说中东夷族首领,偃姓。相传曾为舜之掌刑之官,后为禹选为继位人,因早死,未能继位。春秋时
读音:Ègǔ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译作“外兀歹”。
读音:Kēfūshàofū俄罗斯族姓氏。汉意为 “勺子”,当取炊具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有载。未详其他。
读音:Bǎi lǐ百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百里奚之后。二是源自地名。周朝时虞国有人入秦,后被封于百里邑,其后人遂以邑名为姓。百里姓望居在新蔡郡(河南新蔡一带)、京兆郡(陕西西安以东至华
读音:Lúbāzàngbā古代吐蕃族姓氏。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分裂为四,其一在前藏,即拉萨王系。此系又分而为六,芦巴藏巴为其一。或以部族名为姓,遂称芦巴藏巴氏。参见 《中国通史》。
读音:qiě yú【源】 春秋时营大夫食采于且于(故城在今山东营县境),其后以邑为氏(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以采邑为姓氏。‘莒大夫食邑,因氏。’
读音:zhuōlì【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七十之妻为俄卓力氏(260)。
读音:Cāngshū【源】高阳氏颛顼帝时八才子之一苍舒之后(17,60,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路史》云: “颛帝后有苍舒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 注“苍”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