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án

【源】①系自曹姓。颛帝之元孙陆终第五子曰安,安裔孙挟,周武王时封于邾(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为鲁附庸。邾挟之后,至于夷父,字颜,子孙以字为氏(6,7,12,17,60)。②周公之子鲁侯伯禽之支庶食采于颜邑,其后以邑为氏(6,7,9,12,60)。④金时女真人完颜氏后改为颜氏(71)。又,清满洲人姓,世居大凌河(23)。⑤台湾土著(65)、毛难(110,111)、白(140)等民族均有此姓。【望】琅邪、东鲁(17,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5%。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颜姓人口31%。【它】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省颜姓曾被迫改用日本姓彦山,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仍恢复其颜姓(65)。【人】颜无繇,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颜回之父(9,12)。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壮、白、苗、土家、毛难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① “曹姓。颛帝元(玄)孙陆终第五子曰安,安裔孙挟,周武王时封之於邾,为鲁附庸。邾挟之后至於夷父字颜,《公羊》 谓之颜公,子孙因以为氏。”② 《广韵》注云:“出琅邪,本自鲁伯禽支庶有食采颜邑者,因而著族。” 《姓氏考略》 据王俭 《姓谱》 注: “鲁伯禽支子有食采颜邑者,因以为氏。望出琅邪。” (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注为 《通志·氏族略》 语,误。《通志》无此语,盖传抄之误。)

春秋鲁有颜回,孔子弟子; 北齐有颜之推,临沂人,文学家; 唐代有颜真卿,万年人,书法家; 明代有颜应祐。

猜你喜欢

  • 读音:yì艺元,宝坻人。(见《奇姓通》)

  • 尒綿

    读音:Ěrmián《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其注云: “又作��绵。 即尔绵氏。”

  • 柯陵峩

    读音:Kēlíng’é【综】 清镶蓝旗蒙古领催霍季格礼之妻为柯陵峩氏(260)。

  • 莫胡芦

    读音:mò hú lú周太祖赐广宁杨纂为莫胡芦氏。(见《广韵》)

  • 伶綸

    读音:Línglún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援引《万姓统谱》收载,其注“泠伦”云:黄帝乐官二名,分为四氏(或作伶纶、伶伦、泠沦)。”

  • 仲瑙

    读音:Zhòngnǎo【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县班洪寨,汉姓为胡(161)。

  • 叔梁

    读音:shū liáng【源】 春秋时鲁有叔梁氏(60)。【望】 鲁郡(17),东鲁(418)。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纥,字叔梁。”其后或以字为氏。叔梁纥,春

  • 卓啓斯

    读音:Zhuōqǐsī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哈达地方,为蒙八族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侯莫陳

    读音:Hóumòchén【源】 ①代北鲜卑人姓。其先为北魏别部,居库斛真水,世为渠帅,随魏南迁,号侯莫陈,因氏(7,11,21,27,242)。 ②西魏大统中赐骠骑大将军开国侯刘亮侯莫陈氏(27,60

  • 读音:Jùn【源】 见《姓苑》(15,21,63)。【变】 通“隽”姓(91)。【布】 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台湾桃园(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