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图经》。即虎刺,详该条。
证名。指走马牙疳患者之口臭。参见走马牙疳条。
病证名,指小儿头发干枯而不光泽者。《太平圣惠方》第四十一卷:“足少阴之经血,外养于发,血气盛则光泽,若虚则血不能养发,故无光泽。”多见于小儿慢性消耗性疾病,亦有因气血不足而致者。发乃血之余,气血不荣于
同中气下陷。详该条。
【介绍】:清医家。原名鹤琴,字赐君。四川温江人。博学深思,涉猎天文地理,医药术数,为人治病每获奇效。撰有《伤寒读本》4卷,多宗《伤寒来苏集》,并补以《金匮要略》方而成。又潜心考订,删繁正讹,撰《玉函读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白点一颗,如星光滑,当睛中盖定,虽久不大不小,傍视瞳神在内,……肾络气滞膏凝,结为此病,虽服不退,点亦不除,终身之患。”本症属宿翳,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产后由于瘀血入于肺经,出现咳逆气急,口鼻黑气的症状。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若瘀血入于肺,咳逆气急,口鼻黑色,或鼻中血出乃属危候,宜二味参苏饮加附子。”
见《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指面部泛现晦黑的病色。多因肾气耗损,血气失荣于面所致。可见于阴黄、黑疸等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亦多有此症候。如伴见身肿或额黑者,显示病势危重,预后不良。参见面色黧黑。
【介绍】:明代道士兼医生。曾对古代及当时诸家的医方加以选择,编成《医方大成》一书,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