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平议
见六译馆医学从书条。
见六译馆医学从书条。
出《嘉话录》。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①见《药物出产辨》。为石斛之别名。②出《吴普本草》。为荩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蜀(今四川)人。生平欠详,其医术传给沈应善。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木香二两,黄连二两半,肉豆蔻(大者生用)七个。为细末,鸡子清搜和为饼,慢火上炙至色红极干,再研为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治泻痢。
古针具名。即镵针。《针灸大成》:“镵针……今之名箭头针是也。”
经验方。见《儿科学》(上海中医学院)。西河柳、蝉蜕、葛根、升麻、连翘、金银花、紫草根、桑叶、甘草、菊花、牛蒡子。水煎服。治麻疹初起,发而不透。
书名。1卷。张寿颐撰于1917年。卷上总论外疡的辨证、辨脉及治疡各类方药;卷下为治疡验方、止血方及五官科病症验方,文字简要实用。解放后有排印本。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下田菊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妊娠中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