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临产。详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赤瓟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医林改错》:“糟鼻子,色红,是瘀血。”详酒齇鼻条。
病名。又叫横痃。《外科正宗》卷二:“近之生于小腹之下,阴毛之旁结肿名曰横痃,又名外疝是也。”见横痃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龙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耳聋左慈丸,见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大腹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①婴儿禀赋不足,感受风寒而引起的抽掣。《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二:“子在胞胎,禀受不足,肝心经虚。其及始生,乳养无法,触冒外风,或因断脐,疮痂未敛,风邪一入,则令脏腑虚弱,经络不通,蕴结为热,盖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胡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官吏。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公元1652年进士。喜好医方。因幼科最难调治,其中痘疹传变尤速,故留心辑访良方。后得《建松堂简易痘疹良方》,一名《济幼慈航》6卷,刊刻行于世。首绘儿面应身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