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
书名。上海中医学会编。成书于1960年。系据专题讲座稿整理修改而成。全书依据阴阳五行学说着重阐明人体脏腑功能、生理及病理机制的理论与临床运用。书分三篇。上篇为总论,概述脏腑的区别及其基本性能和功能;中
指色泽浮薄明亮。《灵枢·五色》:“薄泽为风。”张景岳注:“风病在阳,皮毛受之,故色薄而泽。”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千层塔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四。即十奇散,见该条。
病名。即肉疙瘩。详见该条。
病证名。痘疮方愈,而疹子随发的证候。因痘后余毒未尽,更恣意饮食,外感风寒而引起,其症遍身出疹,先如粟米,渐成云片状。治宜疏风清热,用加味消毒饮(《医宗金鉴》:荆芥、防风、牛蒡、升麻、甘草、赤芍、山楂、
即腧穴。《素问·气穴论》:“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见腧穴条。
解剖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眼睑。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