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问遗篇条。
由气血受邪毒所困而壅塞不通,引起局部肿胀的症状。《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即捻子的俗称。因其形如钉状,故名。见捻子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盾叶薯蓣之别名,详该条。
丛书名。清·喻昌撰。刊于1763年。包括《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各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虎掌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清·陈杰辑。参见回生集条。
指气候反常,六气郁积,使人致病。《素问遗篇·刺法论》:“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
出《食疗本草》。即桑白皮,详该条。
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即儿枕痛。详该条。